我国地方史研究的鸿篇巨著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邴正
东北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指称的地域随不同历史时代的变迁而时有消长。张博泉先生认为,“早在周时把‘肃慎、燕亳’视为周之‘北土’”,“战国开始在东北设郡县,此后将东北地区称为‘东域’”。历史上的东北概念,大体是指大兴安岭以东,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现代的东北概念主要是行政区划概念,大体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有时也根据行政区划沿革,把曾属于东北行政区划管辖的内蒙古东部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即“东四盟”)列入东北的范围。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主要记述从先秦至清入关统一中国之前,在历史上的东北地区建立的方国属国。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历史的一大独特魅力在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格局。自古至今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多民族、多区域、多源流不断交汇融合,千流归海,终成一体的波澜壮阔的独特画卷。在这一进程中,历史意义上的东北各古代民族此起彼伏,前消后继,先后建立了箕子朝鲜、孤竹、令支、屠何、夫余、高句丽、前燕、后燕、北燕、渤海、辽、东丹、金、东夏、蒙古、北元、后金等16个地方政权。除中原地区外,东北各古代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与西北、西南等其他地方相比,最为独特与壮观。这正如张博泉先生指出的,“东北古史在我国古史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这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东方古代方国属国的发生、发展历史,对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东北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曾先后6次南下中原,影响控制中国社会长达1300多年,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东北诸方国属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规律,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东北的方国属国从殷商至西周就开始形成,直至清入关统一中国,此起彼伏,首尾衔接,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第三,在东北兴起的十几个方国属国,此前已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有些东北古代的方国属国得到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被列为专史,如
《辽史》、《金史》等。在已有的代表性著作中,如佟冬先生主编的《中国东北史》,也有较综合的研究。但是,把这些方国属国分别立专史,全面系统的进行研究,则属填补空白之作。东北方国属国史研究在继二十四史之后,形成东北十六史,这将是我国地方史研究中的第一部
鸿篇巨著,不但会全面推进东北史的研究,而且必将大大推进我国地方史的研究,深化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四,中国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对于深化中国与东北亚诸国的关系研究,对于建设和巩固东北边疆,发展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0-07-07 03:43:1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