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何成洲]“表演性”越界: 语言、性别与文化
  作者:何成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07 | 点击数:13592
 

  德里达:施事话语可重复、可引用

  对于奥斯汀的文学偏见,德里达提出针锋相对的批评。他指出,任何施事话语都可以在许多种不同的情形下使用, 也即是说,它是可以重复的,而且是应该能够重复的。德里达进而声称,“可重复性”是施事话语行为的根本特征。他说,“一个施事的话语如果不是重复一个‘编码’的或者说可引用的话语能成功实现其功能吗?” 在德里达看来,根本就不存在完全“适切”的、一次性发生的、唯一的施事话语。因此,我们不能够将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中的施事话语排除在外。他说,“从根本上讲,奥斯汀所排除的,所谓反常、例外、不适切的引用(舞台上,诗歌里或者独白中),难道不是对一种总体引用性的坚决修正?其实,奥斯汀所排除的仍然包含在一个总体的可重复性当中,没有了它那么‘适切的’施事性根本无从谈起。”

  表演性不仅是德里达用以解构奥斯汀话语行为理论的工具,更是他自身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点。在希利斯·米勒看来,德里达晚期著作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表演性的气息,而且他的“延异”理论也与表演性密切相关。“引用”、“重复”、“断裂”等德里达用来解释表演性的术语也是他“延异”理论的关键词。

  巴特勒:性别是风格化的重复表演

  巴特勒最早在《表演性行为与性别建构:关于现象学和女性主义理论》一文中,讨论性别是如何通过身体和话语行为的表演构建的,以及这种性别表演性观念对于文化变革具有的潜在意义。巴特勒说:“身体不仅仅是物质的,而是身份持续不断的物质化。一个人不单单拥有身体,而更重要的是他执行(do)自己的身体”。在《性别麻烦》中巴特勒借助对美国易装表演的分析,指出:“性别不应被解释为一个稳定的身份,或者能导致各式各样行为的代理场所。性别宁可被看做在时间中缓慢构成的身份,是通过一系列风格化的、重复的行为于外在空间里生成的。性别的效果通过身体的风格化而产生,因而必须被理解为身体的姿势、动作和各种风格以平常的方式构成了一个持久的、性别化的自我的幻觉。”

  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一开始受到表演研究的启发,而在后来的著作中则比较系统地运用德里达和奥斯汀的理论。在《身体的重要性》和《消解性别》中她主要接受德里达表演性理论的影响,而在《容易兴奋的言辞——表演性的政治》中,她运用奥斯汀的话语行为理论对美国种族仇恨语言等现象进行文化分析。

  表演研究:表演性成为普遍现象

  与前面不同的是,当代表演研究中对于表演性的定义相当宽泛。谢克纳在《表演研究》一书中则似乎用表演性来统称各种类型的表演,不仅包括仪式、戏剧、体育、大众娱乐、表演艺术,也包括社会、职业、性别、种族和阶级角色的扮演,甚至包括医学治疗、媒体和网络等。在谢克纳看来,表演性意味着,“媒体与现实事件之间、原始的存在与数码影像或者生物克隆之间,以及舞台表演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差异瓦解了。社会、政治、经济、个人和艺术的现实越来越具备表演的特征”。表演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和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

  表演性的多重意义往往并不孤立存在,在具体语境下使用“表演性”概念时,可能不限于某一种定义或者理论框架,而是其中两种或者以上意义的组合。不论表演性的意义有多么不同,一个基本的理解是:话语或者符号可以施事,或者说“表演”。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6-24 13:17:5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小枫]人类学的“欲望”与古典
下一条: ·[黄兴涛]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相关链接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马路]集体化时代徽州山村生产队劳动力投入的性别差异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董秀团]白族大本曲中的反常规女性形象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王圆圆]分久必合:从“拦门”二元对立元素看社会性别规范·[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