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何成洲]“表演性”越界: 语言、性别与文化
  作者:何成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07 | 点击数:13593
 


  在西方学术界,关于“表演性”(performativity)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息,其中尤以德里达与分析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为主的马拉松式笔墨论战最为激烈。德里达在1972年出版了一部批评奥斯汀的著作《署名活动的语境》,奥斯汀的学生约翰·塞尔随即发表一篇反驳德里达的文章“重申差异性:给德里达的答复”。随后德里达出版了《有限的内涵:ABC》,猛烈反击塞尔的批评。之后,一大批语言、哲学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学者卷入学术争论。

  在一片喧嚣当中,英国罗特里奇出版社在“新批评术语”系列中适时地推出《表演性》(詹姆斯·洛克斯莱著,2006年)这部书。作为一部讲述概念谱系的导论,该书对于表演性理论的起源,即奥斯汀的施事行为理论,作了相当详细的分析和阐释,但是对于文化研究领域表演性的讨论相对较少,对于表演性理论内的差异性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和归纳。

  “表演性”概念谱系复杂

  如果仅限人文学科,“表演性”概念的历史可以粗略分为如下阶段:奥斯汀和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构成它的起源,德里达对语言学“施事话语”的解构批评标志其基础的建立(核心概念为“可重复性”和“引用性”),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研究让它广为人知,霍米·芭芭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谢克纳的表演研究等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推向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表演性从而成为当代跨学科“越界”研究的一个典型个案。

  作为一种越界的理论,表演性几乎是没法明确界定的,它的意义不仅多元,而且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J.希利斯·米勒不无幽默地告诫说,“混淆表演性的不同意义会是一场灾难。”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 表演性主要是指话语不仅是陈叙性的,而且是施事的。话语有时能够改变现实的存在,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动作”。德里达强调这种施事性行为是“可重复的”,不存在现实和文学世界的区分,因而也就没有所谓“本源”和“派生”的二分法。不难看出,德里达的表演性概念是后结构主义的。而巴特勒以性别为基础的表演性主要认为,身份没有固定的本质,而是“风格化的重复表演”。表演研究的表演性则是指“一切‘看似表演’,却不是真正和正式意义上表演的行为”。不难看出,奥斯汀、德里达、巴特勒和谢克纳等人对于表演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不同解释之间却存在着某种共性和关联性。

  奥斯汀:以言行事要适切

  《如何以言行事》是奥斯汀的学生根据他1955年在哈佛大学12场系列讲演的手稿整理出版的,是一部影响巨大的学术著作,当代众多理论和批评流派从它那里吸取了灵感和思想源泉。奥斯汀的主要理论贡献区分了述谓句(constative)和施事句(performative)。前者是描述性的,可以被证明是对还是错;后者“施事”是奥斯汀发明的新词,奥斯汀发现很多语句不是围绕“是真还是假”这一问题的,在有些情形下“说什么等同于做什么,换句话说通过说或者在说什么过程中我们具体实施了某种行为”。他使用的例子包括:“我命名这条船为伊丽莎白女王号”或者 “我将我的手表遗赠给我的弟弟”等等。这些例子的一个特点是,说话人说出话语时是在以言行事,从而改变了现实的状态。

  在《如何以言行事》中奥斯汀用大量篇幅讨论施事行为,并着重分析了施事句是否“适切”(felicitous)的问题。所谓“适切”是指满足行为发生的条件,比如:国家主席或总统宣布奥运会开幕是适切的。但是,如果其他人擅自或者假装宣布奥运会开幕,那么他的宣布就是不适切的。奥斯汀在书中具体列举造成施事行为不适切的情形和原因,其中尤其指出文学和戏剧当中不适切的施事行为。他说,“比如,一个施事性话语如果是演员在舞台上所说,或者出现在一首诗里,又或者用在独白中,那么它在某个特殊情形下是空洞、无意义的。” 奥斯汀在声明这些语言使用上的“不严肃”之后,更指出它们是“寄生”在语言的正常使用上的,因而是“次要”和“从属的”。奥斯汀显然对文学性语言带有偏见和歧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6-24 13:17:5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小枫]人类学的“欲望”与古典
下一条: ·[黄兴涛]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相关链接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马路]集体化时代徽州山村生产队劳动力投入的性别差异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董秀团]白族大本曲中的反常规女性形象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王圆圆]分久必合:从“拦门”二元对立元素看社会性别规范·[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