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地震心理遗创症:记忆还拧紧我们的心弦
  作者:记者 吴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27 | 点击数:15342
 

  叠加的伤痛导致“孤独”

  还是一个小女孩时,王艳就比同龄人更加怕黑。待在不点灯的屋子里,老觉得窗外有人盯着她。

  脆弱,是因为自卑。“我很自卑,因为从小妈妈认为我没有妹妹聪明,各方面都不如人。”本该一样的母爱,分出了咸淡,于是,很长一段时间,王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小孩”。

  初中毕业,王艳选择了打工。来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她急于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没有理想的效果。在工作小圈子里,可以交流的人并不比在家里时更多,她觉得自己“很无能”,“失望”,“自卑到家”,“不敢跟别人说话”。

  心情不好时,王艳写日记给自己。写完后又烧掉,“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心事”。

  2007年,王艳和丈夫生了个孩子。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没有留住。公公婆婆不仅没有安慰她,还认为孩子的病归咎于母亲有问题。这些,都在王艳心上刻下伤痛。

  2008年,灾难在顷刻间夺走几万人的生命,山峦移位,河流改道……无常的惨烈,敲击在王艳脆弱的神经上,她忽然发现生命中“什么都没有得到,人生太没意思了”,所有失意在这时来了一个总爆发。地震之初,强烈的刺激造成了一大批像王艳这样的心理伤员,渐渐地,当大部分人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王艳就显得越来越异常。何况,毫发无损的她连地震灾民都算不上,有什么资格悲伤?

  “看看周围人,都活得挺好,也没有我这么多反应。”王艳懊丧地说,活着很痛苦,“一个人好孤独”。

  几次欲轻生,但一念及父母,王艳还是“留下自己一条命”。

  我要大声唱歌

  去过都江堰“妈妈之家”心理援助站采访的记者有很多,但他们通常不会留意到志愿者当中,有个每星期来帮一次忙的女孩王艳。

  2008年底,王艳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妈妈之家”负责人刘猛的报道和他的手机号码。“我只是打过去试试看,根本没抱希望,因为我不是灾区来的人”,没想到,刘猛听了她的苦恼之后,一口答应见面。

  “刘猛老师让我选择两个办法,一是介绍心理医生给我,二是来做志愿者,让我和地震丧子的妈妈们接触。我选了做志愿者。因为在成都有生意,一星期只能来一次,来了就是打杂、帮忙。”

  丈夫并不支持她跑去做志愿者,“又费精力,又花钱”,但王艳坚持下来。

  通过心理治疗,王艳开始认识到,地震不是噩梦的来源,而是导火索。“心理阴影一直跟着我,地震让这些压抑的负面情绪都爆发出来了。”

  “慢慢地,我感到不是我一个人不幸,也不是我一个人失去了这么多”,在成都和都江堰之间一个小时的车程中,王艳能够眯着一会了。夜间,不开很亮的灯,也可以睡着了。

  在当志愿者的一年多里,王艳绝不愿意让外人看出她也是个病人。一起工作过的志愿者对王艳的印象是“人很好”,“好相处”。可是有一次,当一家媒体记者和她攀谈,问她“觉得这样的心理援助有意义吗”,她忽然发火了。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有点生气。我问他,你看得出来我也是个心理病人吗?看不出来?那心理援助的意义你还怀疑啥子!”王艳对记者说,她有一个感觉,汶川大地震过去两年了,很多人不在其中,以为地震已经过去,没人再需要帮助了。她特别着急,害怕像她一样的地震后遗症患者失去救助的机会。

  当初她寻求心理援助时,曾奢想自己能够“走在路上,大声说话,大声唱歌”,这是她20多年来不曾做过的事。而现在,她已经变成那个“走在路上,大声说话,大声唱歌”,脸上常带笑容的女孩。

  现在,王艳回到了巴中老家,休养身体,准备再要一个孩子。“我现在心情蛮好,接下来要好好做生意,好好生活,有钱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刘猛对记者说:“如果99%的灾民已经痊愈了,那么全社会就要更关注那1%的未痊愈人口。”(来源:文汇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2010年05月12日 09:24: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南帆]压抑和解放: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符号
下一条: ·[谢少波]日常生活与受众话语实践
   相关链接
·[陶子煜]当局者观·[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王晓葵]灾害应对与强韧性社会构建的民俗学视角·[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
·[刘佩川]灾害叙事视角下的祈雨习俗研究·[周争艳]论谣言中否定性箭垛人物的层累与建构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和利用
·[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刘文江]记忆、展望、重复与认知:谣言“叙事家族”的心理机制研究
·“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山田仁史]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