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地震心理遗创症:记忆还拧紧我们的心弦
  作者:记者 吴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27 | 点击数:15341
 

  记者:你怎么看最近的网友“观天看云”?

  “时光”:自从经历过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地震一词已在人们心里形成一种恐惧感了,凄惨的场面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珍贵,谁都不愿看到同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碰到现在的一些奇异天象,就会联想到地震。

  记者:你怎么管理你的贴吧,以防止再有所谓在百度贴吧上“谣言生事者”被抓的结果?

  “时光”:对于非官方预言地震、造成恐慌的帖子一般以删帖处理。现在大众对地震的恐慌已经到了一定地步,我们要想短时间内改变大家这种恐慌心理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给大家更多的信心,普及常识。

  记者:你对频繁上贴吧发表恐惧或预测的网友有了解吗?

  “时光”:频繁发表预测的吧友,多是一些目睹地震的发生而心生忧虑的年轻人,他们遇到一些奇异的天象就会联想到地震,从而造成恐慌。

  记者:谢谢你。你怎么概括这段时间的地震吧?

  “时光”:地震吧比较混乱。

  有必要惩戒谣言始作俑者

  “我们看似是用着手机、电脑的现代人,当谣言来袭时,立刻退回到原始人。”施爱东对记者说。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博士,“5·12”地震发生后,鉴于灾难谣言不仅制造恐慌情绪,还严重干扰救灾工作,他立即着手搜集和整理各地地震谣言,发表《灾难谣言的形态分析》、《“5·12”汶川地震之后的灵异谣言》等论文。

  “任何一个突发性灾难事件之后都会有满天飞的谣言,汶川之后更加突出。”2010年初以来,地震谣言再度波及全国各地。施爱东发现,这次的传播模式和形态特征几乎和两年前如出一辙,“以一种相似的结构不断重述。”

  “在我看来,地震谣言就是一种叙事,符合某一类故事模式,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施爱东平静地说。

  背后是人情社会使然

  施爱东把灾难谣言分为预报谣言、灾情谣言、灵异谣言、问责谣言四类,“每一类都可以归纳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谣言公式,一般来说,谣言所涉及的内容距离传播点越近、时间越仓促,就越不需要背景交待,其形态越趋向于省略式。”相对于故事形态,灾难谣言的“在地化”特征更为明显,如每个地方的人在首次听闻外地地震谣言后都会将之改头换面为“我们这个地方”。除此之外,在若干年前曾经发生过地震的地方,对地震谣言的免疫力尤其低。

  为了说服和取信于对方,人们有意无意地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地震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有不断放大的趋势,但当它放大到一个“可能的最大值”的时候,就会逐渐趋于稳定,“因为超过一定限度,就没人信了。”

  地震谣言中也掺杂着部分基本的科学内容,但这往往是为下一步毫无科学依据的推理服务的,如承认地震带的划分,是为了让人相信“地震像跷跷板,东边震了西边震”,如推崇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为了推出“他把未来要发生大地震的地方全预言到了”。至于一些经验性的内容,如“大灾之后有大疫、地震之后泥石流”则是为传播未发生的大疫和地质灾害造势。施爱东发现,这正是“民间文学”的狡黠之处。

  但是施爱东“坦白”:“收到朋友的短信,知道是谣言,我也会下楼躲地震。”

  “地震谣言的传播是现代人感情的宣泄,大部分人在获得信息后首先想到的是通知亲友,而大部人在获得来自亲友的警示后,无论他信还是不信,一般会依言而行。换句话说,躲地震的不全是信地震的,他们可能是迫于人情,也可能觉得好玩,或者有从众的快感;而发布地震谣言的人受到好奇心和争夺发言权的本能驱动,越多的人听他的话,他就越感到满足,受到鼓励,从而联系更多的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2010年05月12日 09:24: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南帆]压抑和解放: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符号
下一条: ·[谢少波]日常生活与受众话语实践
   相关链接
·[陶子煜]当局者观·[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王晓葵]灾害应对与强韧性社会构建的民俗学视角·[程鹏]“烟花爆竹除疫”:传统民俗的发展困境与疫情防控下的民俗学反思
·[刘佩川]灾害叙事视角下的祈雨习俗研究·[周争艳]论谣言中否定性箭垛人物的层累与建构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和利用
·[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刘文江]记忆、展望、重复与认知:谣言“叙事家族”的心理机制研究
·“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山田仁史]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