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年来,在民间文学的所有领域,故事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参与研究的学者的数量也最多。中国故事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一方面,研究方法多样并得到比较娴熟的运用,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特色突出,并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归纳起来,故事学的主要成就是:研究的内容、角度和方法多样,视野开阔,呈现出明显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脉络。
一
对20年来中国故事学的学术成果稍作梳理,便可以发现,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故事研究,主要是从文艺学的角度,关注故事的体裁特征,也就是本体论,或者是揭示民间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主要论文有:郑硕人的《民间故事的流传与变异》(1981)、杨知勇的《民间故事大同小异的由来》(1981)、秦耕的《试论新故事》(1982)、郑硕人的《试谈民间故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982)、潜明滋的《机智人物故事独特性漫笔》(1984)、朱宜初的《论阿凡提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1984)、阎云翔的《民间故事的表演性》(1985)、肖莉的《论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本质特征》(1985)、巫瑞书的《略谈传统故事讲述家》(1985)等;学术专著有天鹰(姜彬)的《中国民间故事初探》(1982),过伟的《侗族民间叙事文学》(1983)等。这些1985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解决了故事学研究一些主要的基本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1986-1987年,比较文学的思潮席卷中国,比较文学成为一门显学而引起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中国故事学界也是如此,一大批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论文相继问世,掀起了比较故事学的第一个高潮。这类论文,1986年的主要有姜彬的《魏二郎和龙女故事》、张紫晨的《中日两国后母故事的比较研究》、车锡伦的《<金山宝卷>和白蛇传故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蒋忠新的《<大唐西域记>“烈士故事”的来源和演变——印度故事中国化之一例》、阎云翔的《纳西族汉族龙故事的比较研究》、徐华龙的《乌鸦形象之比较研究》、月朗的《中国人类学派故事比较研究发微》、吴一虹的《我国民间故事的分类研究》等;1987年的主要有阎云翔的《论印度那伽故事对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影响》、陈建宪的《女人与蛇——东西方蛇女的故事研究》、侬易天的《新故事与传统故事的比较》、姚宝瑄的《<召树屯><格拉斯青>与<牛郎织女>之渊源关系》等。对民间文学学者而言,“比较”这个工作应该是绝对的,它贯穿了民间文学调查和研究的始终。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形态可比较;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也可比较,比较的空间极为开阔。这些论文大多侧重于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故事类型的特征、流传及演变。文章的角度比较新颖,问题阐述得也较为深入,在某些方面对故事学理论的探讨有一定启发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故事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文化界、思想界的气氛异常活跃,国外新理论、新方法被大量引入并得到适时借鉴;持续多年的“文化热”达到了一种顶峰状态,钟敬文先生也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俗文化学”理论观点;民间故事集成工作的广泛展开,既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新资料,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这种良好的大的学术氛围和形势,必然影响到民间故事的研究,促使民间故事的研究要打破单一的、封闭式的和狭窄的局面,追求理论和方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具体成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得到前所未有拓展,新的故事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结构形态分析,叙事学、类型学、符号学、传播学方法的运用,比较研究更加深入等。这方面的重要文章有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的叙事艺术》(1988)、靳伟的《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1988)、周隆渊的《论民间故事情节组合的“三段式”》(1988)、杨思民的《中日民间“羽毛衣”故事异同及其文化源流》(1989)、刘守华的《AT461型故事追踪研究》(1989)等。二是研究范围、对象进一步拓宽,民间故事的本体论、原理问题仍然是研究的重要对象,故事的演述情境、传承路径和方式等问题,故事家、故事村、新故事等新出现的事象,也受到较多的关注。这方面高水平的论文更多,诸如月朗的《民间故事的传承路线》(1988)、刘守华的《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故事家的综合考察》(1988)、宋孟寅的《民间故事的语言风格与科学价值》(1988)、李溪的《黑色艺术——民间鬼故事的“有形”与“无形”》、许钰的《民间故事家个性特征的思考》、韩致中的《论民间故事家的地位、作用和基本条件》(1988)、袁学骏的《耿村民间故事村调查》(1989)、罗永麟的《论新故事的文学性》(1988)等。三是注重民间故事的文化属性,运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方法探讨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民众情感及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故事学研究的最通常的路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主要论文有陈建宪的《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1988)、王宵兵、张铭远的《脱衣主题与成年礼仪》(1989)和《民间故事中的考验主题与成年意识》(1989)、段宝林的《民主思想的颂歌——韩老大和五娘子的思想意义》(1989)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