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郑寒月]清明:添一份生活感悟
——清明节后文化活动盘点与思考
  作者:郑寒月   摄影/图:蒲建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0 | 点击数:9453
 

  节日期间,“第二届丰台踏青节”为满足游客推出了十余项活动,汇聚了花卉博览、低碳体验和绿色餐饮三大项目要素。世界花卉大观园举办了“一路芬芳花卉大博览”,山桃、碧桃、杏树、榆叶梅、丁香、连翘等几十个品种的应季花卉与游客见面,青龙湖公园专门辟出烧烤区并提供烧烤灶具租赁服务,让游客在踏青赏花之余体验户外烧烤的乐趣。现场的游客大多是一家三口,欣赏完美丽的花卉便坐下来体验一番户外烧烤的美味,眼福口福都不错过。

  在世界公园,为配合清明节期间“环球民俗风踏青游”主题,中国园举办“中国传统汉文化体验”活动,现场游客有的穿上汉服拍照留念,有的玩投壶游戏热火朝天,有的则亲自演奏汉唐乐器,虽然曲调不是那么动听,但是寓情于景,那一份感情尤为动人。除世界公园外,圆明园、地坛公园等十大公园均推出清明节主题游园活动,让市民在节日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余,走出家门,享受更多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

  “南国春半踏青时”:
  各地清明活动纷纷登场

  开封府“包大人”亲自向北宋“各国使节”、“各藩国大使”、“普通民众”颁新火;北宋皇帝集体出巡,前有宫女嫔妃开道,后有御林军保驾护航,九帝同乘着新式的“皇家车辇”与路旁群众互动,不时有外国游客拿起手中的相机,随着游行队伍留影。这是开封市2010年清明文化节大巡游活动的现场,围观的游客与市民共同欣赏了这一精彩演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清明时节。盘鼓高跷、宫廷歌舞、梵乐武术、包公迎宾、东京梦华、宋式婚礼、九帝赠柳等风味迥异的精彩表演让观众们阵阵叫好,掌声不断。周口游客杨先生对此赞不绝口:“这是开封市第二次办清明文化节,今年规模比去年大了很多,场面热闹,内容丰富。看了今天的巡游表演,非常喜欢。九帝同乘一车向群众招手,北宋皇帝集体出巡的节目太有特色了。”

  三亚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为了让游客在清明时节感受春天的气息,释放心灵的感悟,以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闻名的三亚南山景区推出“吉祥南山清明踏青,观音圣诞祈福之旅”祈福踏青体验游,以民俗文化招揽游人。游人不仅能够在南山感受迷人的生态文化,听鸟鸣闻花香、放风筝、荡秋千、听涛踏浪,还可以在梵音清韵中祭奠祖贤缅怀亲恩、撞钟感恩、瞻仰观音、祈福春天。

  就像“慎终追远”中体现的清明节在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情感因子是很复杂的一样,清明作为一个春天里的节日,其实它本身就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因素。在清明时节,人们祭拜先祖先烈,祭拜逝去的亲人朋友,表达自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是悲伤的,也总是让人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凉;除去祭拜,大家还会相邀远足踏青、亲近自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春天的期盼,对未来的畅想,这种情感又是快乐的,有的只是“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般的轻松和愉悦。感恩纪念、催护新生作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内涵,它所象征的本来就是一个给人惆怅与希望的节日。

  在如今忙碌的社会,尤其是“清明小长假”观念形成以后,人们对“清明”的关心,更多的是对“清明放几天假”的关注,清明与娱乐渐行渐近。作为在宋元时期便形成的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踏青游玩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流传下来,其祭奠先祖的精髓始终不容改变。显然,如果失去了精髓,清明节与其他节日并无差异。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现在西方的每一个节日都被当做全世界最时尚的东西复制热捧,其实也是一种他们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美其名曰“清明小长假”,把它作为节文化来建设是好的,但是节日民俗不能忘。只有当我们自己形成一整套全社会普遍认同的过节形式、过节内容和固化的节日民俗,大家都自觉地按照这套民俗和礼制去过,不用再刻意引导,那么“清明”才不会变质,世界才能“入乡随俗”,把我们的节日视为世界的节日。(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8日 11:18

上一条: ·[熊建]清明节缘何祭祖踏青
下一条: ·清明:家庭核心文化的传承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