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熊建]清明节缘何祭祖踏青
  作者:熊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0 | 点击数:5588
 


  这些年一直有一种讨论,就是洋节入侵,加上传统节日失去固有吸引力,造成很多中国人热衷过洋节。

  这种论调的重要佐证就是,中国过节项目主要是吃: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花灯谁爱看,放炮不低碳,龙舟没地儿划,赏月不浪漫。亲戚朋友在一起,除了吃,没什么既好玩又有传统特色的项目,那就别怪年轻人见异思迁。

  清明节跟其他同样来自农耕社会的节日有些不同。

  首先,这个节日不是以吃什么作为重要内容的,而且,它代替的恰恰是一个以吃为核心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由两项内容组成,一个是官方的改火仪式,一个是民间的禁火寒食。冷食折射出先民曾经历过的食物匮乏阶段,改火仪式则标志着新耕作期的开始。

  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现在,江南仍可见到寒食的影子,这可能是历史上移民与文化交流的结果,就跟今天广东话类似唐代普通话的道理一样。

  寒食节被认为与火烧介子推有关。虽然这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源,但民间就认它。山西的寒食曾长达一个月。冷食容易死人,所以在汉代以后的历代守土官和帝王,如周举、曹操、石勒等的禁断之下,固定为冷食三天。

  关于改火的记载,先秦文献中就有了。《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这里,宰予将农作物生长周期与改火时间相联系。

  《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有言:“龙,星,木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他的解释是远古时期大火星崇拜的一种演化。

  大火星(即心宿二)之于先民的重要性,是今人难以理解的。简单说,中国农民曾将大火星看做标志农耕开始的星辰,其名称暗示春耕前的放火烧荒。后来,当苍龙七宿代替了大火星崇拜之后,就出现了《说文解字》中对“龙”字“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解释,寒食禁火也就被解释成害怕火盛而伤龙以致失雨的行为。

  欧洲的四旬斋、亚马孙河流域的塞伦图族在旱季结束前的3周斋戒,都是与中国寒食相类似的习俗。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冷食习俗无疑是冬春之际食物匮乏的反映。

  古代寒食节主要吃什么呢?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宋代吃杨桐饭,后来在江南很风行。《寒陵总记》载:“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佛教认为这种饭是目连奉母之食,添加了神圣气息。此外,还有用青艾、嫩蒌蒿、藜藿等作饭食的。

  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成为全国性节日。说到这儿,就涉及了清明节与其他节日的第二个不同:内容十分稳定,千载而下,一概适用。清明节的核心是祭祖扫墓和郊野踏青。人谁无亲?慎终追远是人之常情,不可能放弃。春暖花开,正是出门游玩的大好时节,国家又放3天假,使得短途旅游成为热门选择。

  清明扫墓与古代社日有密切关系。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祠太社之日,进韭卵于祖祢。”在祭祀土地神同时要向祖先供奉,这无疑是扫墓习俗的滥觞。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唐玄宗下诏允许官员在寒食节扫墓。元明之后,扫墓之风遍及全国,清明节因此得鬼节之名。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记北京风俗:“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酹者、哭者、为墓除草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祭拜祖先,俄国学者索科洛夫的解释颇有道理:自然界在春天的复苏使人们认为死去的亲人也会再次复活,并在当地事务上提供帮助。

  清明节出游踏青,则与古代上巳节男女在郊外自由交往的习俗有关。面对大好春光,人们扫墓之后,“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帝京景物略》)谈谈恋爱也好,随便走走也好,反正这个季节适合户外活动,并不代表对祖先的不尊重。唐高宗有一年下诏:“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从反面表明了这一点。

  吴自牧《梦梁录》描绘了宋时杭州清明野游的盛景:“宴于郊者,则就名园方圃、奇花异卉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不过,普通农民在大部分情况下,无非是同姓乡民聚集于家族墓地,祭奠之后共享微薄的祭品,随后便散去了;或许有人会醉舞狂歌,以此作为紧张耕作前的娱乐;讲究点儿的大家族会在宗祠里唱几天戏,以展孝思,以娱族众。

  郊游时采回花草插于门上、头上,在过去的清明节非常普遍,尤以插带柳枝为多。《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清嘉录》:“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显然,插柳行为有祈年意义。从本质上讲,这是对生命力复苏的渴望。当然,今天人多树少,这个习俗可以休矣。

  祭祖,没人敢数典忘祖;踏青,谁不喜春天出游?就这样,清明节一方面不失传统本色,一方面又契合时代要求,从而保持住了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8日 11:08

上一条: ·清明:文化浸润的心灵
下一条: ·[郑寒月]清明:添一份生活感悟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