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副教授:
我们在古老的文物上经常能看到“万古流芳”的字样,今天,我们在纪念碑上为人民英雄镌刻下“永垂不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逝者最高的评价是“永垂不朽”、“万世流芳”?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历史就是重人伦的历史,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历史,而且这种价值判断是世代留存、影响久远的。在清明节这个特殊日子里的祭奠,更凸现出了这种价值判断。这种“慎终追远”的价值取向,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这也正是清明节在民众心中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这样的价值观,从来不曾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天幕中陨落。
向云驹 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
清明节的祭奠最初是从对有血脉关系的先祖、亲人开始的,其后推及乡里先贤、历史名人。今天,那些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哪怕他们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也同样得到人们的祭奠,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在不断发展进步。正如历史上一直发生的那样,今天这个时代也在不断赋予清明节新的内容,使它更适应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但无论清明节祭奠的形式、内容、对象怎样变化,其核心精神总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人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
【网祭:别样的心灵洗礼】
点击中国文明网“网上祭先烈”纪念馆,“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的字样赫然在目。截至4月5日下午,全国各地的网友已写下了超过10万条深情留言,纪念那些从来不曾远去的英烈。“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上小学时,每逢清明必到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通过网络与大家一起缅怀烈士,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却传递着同样的心声: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国家。我在这里向英勇的烈士们敬礼、致敬!”江苏省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的周正亚小朋友在留言中这样写道。
对故去亲人的追思,也在网络上涌动。“清明,去祭奠了我养育了21年的儿子黄舸。在天堂的儿子,你还好吗?爸爸老了,看到许多网友在此处留言,关心着黄舸,心存感激……”在长沙殡葬网上,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黄舸的父亲留下感言。在中华网网上纪念馆,很多网友为自己的亲人建起了纪念馆,献上“鲜花”,写下书信,寄托一片浓情。
清明节期间,数十个专门祭扫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也纷纷开辟专区……网上祭扫渐成风气。
李汉秋 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主任:
清明时节对逝者的祭奠,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祖先和已逝亲人的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祭扫,也可以在网上的“烈士陵园”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让他们的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进行。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着清明文化的表达方式。
贺学君 民俗学者、国家非遗保护委员会委员:
铭记祖辈、感恩先烈,这是清明文化的核心,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都只是外在的手段。网上祭扫,是现代人的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网上祭扫所体现出的纯粹精神表达相反,在现实情境中,有些人正在把清明节的仪式异化,比如办冥婚、烧真钞、铺张丧葬等。说到底,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文明祭扫。
胡胜 文化学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伴随清明祭扫而带来的种种陋习,自古以来,有识者便颇有微词。比如在坟前焚烧纸钱车马,既铺张浪费,也不会真的对逝者有什么裨益,而且满眼满身尽是飞灰,春光亦为之减色。近年来,有些人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蕴,反而一味沿袭陋习,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其实,就像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中所写道的:“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网上祭扫也是清明节期间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但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除祭扫之外,清明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户外活动,比如荡秋千、游春踏青等,同样与中国历史、文学、宗教等传统文化相关,具有深远的人文意蕴。
叶涛 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
我注意到,有个别的祭扫网站,仅是把清明文化与殡葬联系在了一起,显示出其对清明文化的片面理解。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慎终追远”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元素,但必须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死亡这个人类个体必然的结局,如果仅仅考虑到了“慎终”——“殡”和“葬”的过程,而忽视了“追远”——通过一定的祭奠形式,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缅怀之情,达到激励后代奋发向上的终极目的——无疑是把我们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消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0年04月06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