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苏品红]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
  作者:苏品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7 | 点击数:21469
 

  2.古代方志中地图的质量

  总体而言,方志中地图的质量是与其所在方志的质量是相当的。而方志的质量一方面随着方志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而异,另一方面也因修纂地或修纂人而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方志出现这样的情况:文字的编纂或印制质量很高,而地图的绘制或印制质量低,或者相反。

  地图的质量可以从多方面评价,但主要还是绘制的科学性、准确性、艺术性和印制的粗细、清晰程度要素等。

  方志处于图经阶段,尤其是印刷技术普及之前,方志主要以写抄本形式存在,其中的地图自然多是手绘本,因此基本不存在印制质量问题。这一时期图经中的地图多数都是山水画形式的疆域图、地形图和示意形式的城池图、衙署图等,在科学性、准确性方面较欠缺,艺术性则因人而异,像《区宇图志》这样的名志,“‘其图上山水城邑题书字极细,并用欧阳肃书,即率更令询之长子,攻于草隶,为时所重。’可见,图上的字是请书法家写,想必图也应是画家所绘。”[6]当然,到隋唐时期,地图的绘制已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那么图经中的地图在这些方面也有相应提高,但其表现形式变化不大。

  方志中地图的这种状况实际上一直持续到清代,宋元明清的大多数方志中地图与此差别不大。王庸先生在《中国地图史纲》中尖锐地指出:“直到清代,一般官绘地图还是画着山水和注着四至道里等等,不但没有什么改进,还比裴秀、贾耽等古地图幼稚而落后了。”[7]王庸先生是就整个地图的状况发表的议论,方志中的地图没逃出这个框,甚至情况更糟,这并不奇怪。一方面,由于地图在方志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因此对地图的绘制并不在意,绘图人也不似图经时期地图和绘画还没有分开,由进行艺术绘画的人承担,因此,所绘地图在科学性、准确性方面的提高很少,反而又丢掉了艺术性,难免很多方志中的地图质量不如图经阶段的。另一方面,自宋代印刷技术比较成熟和普及后,编纂完成的方志一般都要付梓印刷的。由于地图制版远比文字困难得多,因此印制的地图质量大打折扣。当然,不同时期方志中的地图在绘制风格上是有差别的,但这对地图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

  再者,方志在清代很兴盛,地图的绘制技术在清初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是康熙年间开始的用经纬网控制的实测地图的绘制。这一科学制图手段的引进,也改变了方志中地图的制图质量。但是这个变化不是随着第一个经纬网实测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的诞生而发生的,而是到了道光才陆续在方志地图中比较广泛应用科学制图的方法,而且主要表现在采用计里画方的绘制法上,当然也用西方的绘法绘制天文图,但天文图的外圈仍然要标示中国的星宿概念,这种图在康熙的方志中比较多。也有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形式绘的图,有的是摹绘,有的是仿其形式,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核查。到光绪年间,计里画方在方志地图中比比皆是,应用非常广泛。但并不排除,直至光绪年,仍有仿明代绘法的不科学地图出现。而用经纬网法绘制的地图在方志中出现更晚了,且多与画方结合使用。

  总而言之,方志中地图的绘制技法变化缓慢,直到清代才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计里画方和经纬网的绘制的方法使用,才使方志中的地图具备科学性、准确性,才成为真正可依赖、利用的地图。

  3.古代方志中地图种类

  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方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从简单的地记、图经发展到包罗万象的地方志,那么,其中的地图也必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文献记载和现存的方志资料证实了这一点。

  宋代之前的图经阶段,以及宋代之后的相当一部分方志中的地图内容简单,种类很少,一般州、县志只有疆域图(或称山川图、县境图等)、城池图(或称县治图、府治图等)、衙署图(或官署图等)、学宫图(或文庙图、书院图等)等。这几种图一直是方志中最基本的地图种类,因为大家都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图四境辨疆域也,图城池思防御也,图公署重政本也,图学校首育才也。”[8]府志除对应的府属图、府治图、府衙图、府学图等外,还有府属各县境及县城图。通志也同样是这样的对应图种,如前所述《区宇图志》也只是有山川图、郭邑图、官署图,《元和郡县图志》也只是有镇疆域图,到宋代一般也没有超出上述图种,如《剡录》仅有城境图,景定《建康志》是传世宋代方志中地图较多的一种,但也只有宫城图、山川图、府境图、府城图、府治图、各县图、书院图等。另有“历代城郭互见图”,这已是有些与众不同了,虽然早在唐代的贾耽已绘制了两色的《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这样的沿革图,但在方志中确少有运用,直到清代,历史沿革地图才比较多的在方志中出现。

  元代方志中有图者少,现存于世的至元《嘉禾志》、延祐《四明志》、《齐乘》、至大《金陵新志》等均无地图,而以图志命名的大德《昌国州图志》也只有环山图、环海图和普陀山图,这些可归为山川图。值得一提的是李好文的《长安图志》中的地图,卷上有:汉三辅图、奉元州县图、汉故长安城图、唐官城坊市总图、唐禁苑图、唐大明宫图、唐宫图、唐皇城图、唐京城坊市图、奉元城图等等,这些内容丰富的历史沿革图,远远超过了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和景定《建康志》的沿革图。尤其是“泾渠总图”和“富平石川溉田图”更是首开了方志中绘制水利图之先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中《泾渠总图》,详备明析,尤有俾于民事,非但考古迹、资博闻也。”

  明代方志本来就少有佳作,无地图的方志比比皆是,有地图的也基本上没有超过宋以前的那四五种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文津流觞》第九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勐马档案》:一次方法论的尝试
下一条: ·从江文化绘图:图绘我心
   相关链接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山西省志·民俗志》出版发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大地图·[高忠严]地方志与公共空间的审美书写
·何彬:民俗地图的理论结构与技术操作·民俗地图催生研究新增长点
·民俗地图开拓民俗学研究新视阈·[月色]制作中国省级民俗地图的第一步
·[王新艳]脚步丈量出来的地图·《世界文学史》:绘一幅力求完整的世界文学地图
·[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地方志文献:呈现佛道寺观立体史
·时代商报推出沈阳“清明祭扫地图”·“启蒙蕃社著先鞭之士”:沈光文在台湾的传奇人生
·[威尔德哈贝]民俗地图集的绘制·[张勃]北京地方志与民俗研究
·《南京地名大全》揭开石婆婆之谜 ·柳亚子主编《上海市通志稿》将被重新整理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