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张勃]清明放假,从唐朝开始
——清明节的起源与流变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7 | 点击数:12060
 


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
清明多少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只有它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
在唐朝,上坟扫墓、改火、治蚕室、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日的习俗活动。

  

 

《清明上河图》(局部),对画中描绘的是否为清明时节,学界还存在争议。

宋太宗蹴鞠图

清明活动——仕女荡秋千图

关山月《清明诗意图》

 

  在流传至今的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清明多少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只有它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表达农业气象条件的一套完整的时令系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子·天文训》中明确指出: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而古人之所以将春分后的这一节气称为“清明”,是由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的缘故。

  谈到清明从节气演变到节日的起源,一般会提到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和其忠臣介子推的传说,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并不足以解释清明节真正的起源。

  清明节从遥远的过去一路走来,但还没有遥远到介子推生活的春秋时期;沿着它走过的路线回望,越过上千年,我们将目光定格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大唐——清明节生成的朝代。

  唐朝以前的文献资料中没有关于清明节的记载,即使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这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岁时节日的专门著作,对于当时流行的诸多节日都一一做了介绍和描述,对清明节也未着一字。但时至唐朝,关于清明的记载就比比皆是了。官方正史、野史笔乘、诗歌文论,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唐人过清明节的内容和方式,同时展示着清明作为节日的现实存在。“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唐朝诗人杜甫的这首《清明》诗就写出了当时清明节的热闹与繁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4-06

上一条: ·[杨雪梅]清明节热闹背后:固有“文化因子”正被“浪费”
下一条: ·清明:文化浸润的心灵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牛钧鹏]敦煌讲史变文所见唐代民间文化合流现象探析·[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