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泼水节”遭遇旱灾
王传涛
搜狐 2010年03月23日11: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4月将至,有名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就快到了。不过,今年的泼水节多少有点尴尬——西双版纳所在的西南地区,正在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于是,有人提议今年的泼水节应该取消。
这边厢没水喝,那边厢过泼水节——想想似乎真是很不谐调。许多网友表示,过泼水节是痛快了,但也得想想周围干旱地区的缺水之苦啊!浪费一点水倒也无可厚非,有悖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就是罪过了。于是,板砖和口水很快淹没了少数几个“保护民俗”的声音。
尽管当地有关方面都表示,西双版纳受此次旱灾影响并不大,但是一些人从道德高地上俯看,觉得今年的泼水节有点儿不地道。可问题是,泼水节作为傣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本是一个与道德无关的东西。用傣族西双版纳州州长刀林荫的话来说,“泼水节对于傣族的意义相当于春节”。设身处地想一想,这样的民间节日,要“取消”实在并不现实。事实上,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表态是,泼水节虽然不能因为干旱就取消,但“怎么过、用什么形式过则是另一回事”,比如采取一些措施引导大家象征性地“小泼”,或只是用树枝蘸水相互祝福一下,等等。总之,非要下令取消泼水节或许不是个难事,但傣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与尊严也不该被忽视。没有了泼水节,干涸的或许是人的心灵。
再说,过泼水节,首先当然是要有水可泼。如果这个地方的饮水都很困难,即便政府不下禁令,相信当地人民也会自发节水。另外,让政府下令禁止泼水还是个在现实层面不可行的事——权力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万能”到干涉私人生活的地步,就算干涉成功,人家在自家庭院或浴室里大把大把地泼水,政府也是无可奈何。这就好比不能因为要节水,就禁止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人民洗澡一样。问题如果真是那样简单的话,大旱时节,请全国人民不要洗澡了,都抱着一盆盆的水支援大西南就是了。
面对天灾,反思我们的节约用水习惯固然没有错,但就此要求一个民族取消一种民俗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多少有些受“权力万能”思维的影响了。这种“权力万能”的思维,有时候固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可劣势也是昭然若揭。比如,“破四旧”就曾经毁掉了我们不少的地方风俗与文化传承。类似的方式在这个时代实在应当力避。
事实上,在这场旱灾之中,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或许不是“泼水节的存废”,而是西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据报道,西南地区许多基层村镇不仅严重缺乏大中型水利设施,而且已建成工程的“跑冒滴漏”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旱灾让人痛心,更需要“对症下药”的反思。比如,地方政府有没有疏忽当地的水利建设?有没有一味追求“快捷GDP”而放弃对基本设施的投资?等等。
必须要厘清的是,泼水节本身没有错,更与旱灾的出现无必然的联系。我们也不应该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左倾化为“一人得病,全体吃药”的偏执。
人民日报:干旱中非议泼水节是道德苛求
乔麦青
搜狐 2010年03月23日09: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将至,泼水节就快到了。面对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大旱,今年的泼水节何去何从,引来广泛讨论。
旱灾严重,但这并不是取消泼水节的理由。以春节为例,这几年春节,也因一些天灾显得特别沉重,如南方雨雪冰冻灾情中的2008年春节、汶川地震后的2009年春节,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取消春节。因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节日既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心理需要。
任何美德都不能脱离生活存在。平时我们应节约,节日期间也要提倡节约。但泼水节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寄托着梦想与祈愿的心理需求,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共同认知。如果把节日的仪式当成浪费,那显然是一种道德的苛求。
干旱肯定会给泼水节带来影响。据报道,当地已经在策划“节水型”泼水节了,并会举行爱心捐款活动和祈雨仪式等,相信这会是一个别样情怀但同样精彩的泼水节。 (江苏 乔麦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