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清明时节,祭祖扫墓的人们上山下乡,祭拜先人,一叠纸钱,一烛香蜡,连接生者与逝者,连接生命和生活。
在城市里,这几天的新闻报道,已经让我们看到清明节的图画已在慢慢展开。每天都会有扫墓人群出行的消息,昨日本报报道,前日江城12家陵园迎来68.9万扫墓大军,这相当于武汉今年春节正月初五当天接待的游客人数。想想看,一天里有这么多人从家里走出,前往祭拜之地,不论是在路上,还是在拜祭的地方,场面都堪称盛大。
就城市管理而言,这是如约而至的麻烦。如约而至在于这个日子每年定时出现,称其为麻烦,则是因为扫墓人群出行会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给城市管理带来影响。于是我们看到,有关部门频繁做出提醒,天气的、交通讯息的,还有提醒人们错峰出行、错时祭扫,倡导网上祭扫、社区公祭的,各类信息都为安全度过这个人群聚集期提供了参考,就公共管理来说,这是有必要的。
但清明出行不只是一个城市管理问题,它也是一幅生活风情画,是春日季节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一种习俗,一个节日,它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味、人情味是第一的,这些内容会催生很多东西。在这种时候,很难以理性预判或者规劝人们的情感性行为,地方管理部门要做的就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做好服务。错峰出行,错时祭扫,应被视为一种服务保障,它不是控制生活,而是为人性温暖、生活舒张的场景服务。
慎终追远,祭如在,说的都是孝道这种长存于人心的价值态度,这也构成了清明节这一千年传统的主要内涵。但随着时代演进,尽孝道已经不是清明的唯一内容,蕴于春天的节日,万物吐故纳新,一派清新与芬芳,缤纷的色彩世界,人们也会开展一些舒张心灵的活动。以前社会有蹴鞠、马球、斗鸡、抖空竹的活动,现在的人们也常常在这个节日出去踏青、游玩,与自然亲近,应该说,春雨绵绵、行状悲伤不再是清明时节的唯一场景,作为生活时间,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状态出来,追念过往,省思现在,遥想未来。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丰富,人们对于一些现象难以接受。比如一些祭祀方式,常被认为是恶俗,人们将其放大,认为世风而下,为此深忧。实则不必。就一般祭祀而言,人们都会有掂量,也并非所有人都会采用标新立异的方式,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可接受的行为可以被包容在祭祀的整体氛围中。这也就是说,怎么拜祖祭扫,怎么度过清明节日,并不具有一个标准的科学观念,人的行为各异,难以苛求。
我们还可联系近期西南干旱来说几句。因为干旱,作为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现在正因水资源紧张而面临一个要不要办,怎么办的问题。我们认为,从根本来讲,这不是一个政府管理问题,一种习已久远的节日习俗很难由政府取消或者限制规模,这是过这一节日的族民自己以什么方式对待的问题,他们内心会有权衡与考量。不论什么地方,什么时期,节日首先是一种生活,云卷云舒,环境变换,都无法改变节日作为重要生活时间的本质。
(来源:长江日报;本报评论员 肖擎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30日 10:3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