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吴真]清明祭祖节俗的城市化进程
——以香港“清明思亲法会”为中心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21 | 点击数:20608
 

 

[内容提要]清明祭祖节俗依附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对土地的依赖,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香港清明习俗并未因为取消土葬而日渐势末,反而衍生出清明思亲法会的新节俗。这意味着传统清明祭祖的仪式空间由户外转向室内,参与仪式的主体由个体家庭转为群体,仪式目的从传统的思亲报恩扩大到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2008年清明节被列为中国内地法定假日之后,香港清明祭祖的新节俗,也已经在部分内地城市如温州、三亚等地出现。
[关键词]清明节祭祖;城市化;传统节日;宗教仪式

2008年开始,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各地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迅速回归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来,于是,传统扫墓习俗与毁止土葬政策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这时,了解和借鉴香港等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清明祭祖节俗的变迁,也许有益于我们传承和发展清明文化、化解事生事死的土地矛盾。
香港从19世纪殖民时代开始即已实行公元纪年,此后一百多年来,清明节一直作为公众假日得以保留,因此,传统习俗得到了稳定传承的外部条件。每年清明公众假期前后祭拜先人的“思亲习俗”,传达着港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顽强传承和情感认同。自1960年代以来,香港民间宗教社会团体因应城市的发展,催生出适应城市丧葬环境与现代都市文明的新习俗——清明思亲法会。追溯这一清明习俗的源起与发展,对于同样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内地,无疑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1950年代之后,香港的传统中国宗教团体抓住香港经济腾飞的契机,将自身发展与香港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民间信仰团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志愿团体”(social voluntary organization),其影响所至,便是香港清明节新风俗——清明思亲法会的出现。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内地佛教、道教团体也进行着与上个世纪香港同行们类似的社会功能转型,可是,学界对此历史进程却缺乏必要与及时的观察和描述。本文主要以笔者2003年以来在香港进行的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访谈为依据,配合宗教历史与与民俗学的考察,勾勒香港清明祭祖风俗的都市化进程。[1]
 
一、从祠堂坟墓到道观祖堂──祭祖空间的城市化
 
香港政府自殖民时代开始,就将中国传统节日纳入公众假日体系之中。[2]农历新年、清明节、佛诞、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这七大传统中国节时同时又是香港公众假期,港人合家团圆,依照着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节时风俗生活。除了大规模的宗族祭祖和祖先忌辰外,传统香港中国家庭主要在清明和重阳两个节日祭祖,尤其是以清明节祭祖最为普遍。[3]香港人又称清明节为“思亲节”,无论是英治时期还是香港回归之后,每年清明前后,港人会到祖先坟前“拜山”(扫墓),焚烧香烛、冥镪,缅怀先祖德行、报答亲情慈恩。传统中国的文化传承与情感认同,通过清明思亲的仪式实践,在香港人的生活中延续下来。
无论是对活着的还是故去的人而言,香港都已成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七百万居民中,许多人还住在只有59平方米面积的政府公共房屋或公寓中,而香港人口中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比例已达四分之一,人口死亡数量也在上升。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土地不敷,有见于此,香港政府早自1950年代开始提倡火葬。1951年港府明令,除华人永远坟场及宗教坟场外,逐年撤销其它各处土葬坟场。直至2008年,香港每年大约有近九成的死者遗体以火葬形式处理。
港府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允许骨灰撒海,为了帮助市民克服心理障碍,政府对海葬仅收费300港元。但大多数香港人仍恪守着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认为先人骨灰有永久存放的地方,才是尽到孝心。华人永远坟场、佛堂、道堂等私营土葬安置所的收费标准高达10万港元以上,一般人因为宗教信仰与经济原因无法承担;但是另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兴建骨灰安置所提供的骨灰龛位收费约为单个3600港元,收费低廉却长期供不应求。2005年,港政宣称官方提供的十三万多个公营骨灰龛已经售罄,香港市民出现骨灰龛位的轮侯潮。[4]相当多数的家庭无力购买土地去下葬亡亲或其骨灰,政府公营的骨灰龛虽廉价却又不易申请,若将骨灰盒放于家宅中又有诸多不便,这系列丧葬问题都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早在1960年代,青松观等道教团体敏锐地觉察到香港社会这一问题,开始向市民提供一系列的祭祖宗教服务。
1963年,青松观在位于屯门的新道观内,兴建“清华祖堂”。一般道观设置祖堂,是为奉祀开山启教的历派先贤和本观羽化道侣,如蓬瀛仙馆建于1952年的永思堂,只供奉全真龙门派历代祖师及本观列位前贤的灵位。1963年的青松观清华祖堂与以往道观祖堂区别在于,附设了善信附祀其先亲戚的灵位。不仅是本坛弟子善信,一般的社会大众都可以将火化后的先人骨灰龛与灵位存放于清华祖堂内,并由青松观的道侣提供定期供奉先人的祭祀法事。这一举措首开香港道教宫观为市民设立先人灵位之风气。1968年,青松观又扩大建造了另一个更大面积、可供公众摆放先人灵位并凭吊亡者的厅堂──青松仙苑。进入1970年,香港另二大道观──蓬瀛仙馆与圆玄学院,也为同样目的而建造了类似的供奉先人灵位的祖堂建筑。原本只对本观道侣开放的蓬瀛仙馆永思堂,在1970年代之后,也开放给善信安放骨灰龛灵位,以奉祀先人。与香港道堂几乎同时,佛教的寺庙庵堂也开始为一般信众开设安放骨灰龛与灵位的佛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丁永祥]含山蚕花节的文化忧虑
下一条: ·民情风俗重于城市管理需要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