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彝族赛装节
  作者:左学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17 | 点击数:3711
 


   传说赛装节是纪念一个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小鸟。在漾濞鸡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三天三夜的赛装节。

  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离乡政府3公里的土路么跳歌场,围成圆圈,小伙子弹月琴、吹唢呐作伴奏,姑娘则穿上新绣的花衣裙,围成圈挽手起舞。姑娘们跳一会儿,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衣裙,又入场接着跳,以此比试绣花功夫的奇妙高超,也比较舞姿身影如何婀娜灵巧、富足与美丽。到彝族赛装节上观光,是一次赏心悦目的享受。赛装节上色彩缤纷,满眼都是花花绿绿鲜艳服饰,令人目不暇接。

  不会绣花嫁不出去

  鸡街彝族女人从小学刺绣,不会绣花的姑娘嫁不出去,花绣得不好的姑娘,养老了也没人来提亲。她们出嫁时一定要穿着自己绣的花衣裙、花帽子当新娘。富裕人家,女人心境飘逸、华贵,就绣龙绣凤、绣太阳月亮、绣牡丹鲤鱼、绣山川河流;居住在高山上稍微贫困的人家,女人就绣飞禽走兽、风雨星光、庄稼树木;一般百姓人家多绣山、天、地、日、雷、谷种等与崇拜有关的景象。鸡街的彝族女人一辈子爱美,到老也都穿花衣。

  鸡街的彝族姑娘更爱美,下地劳作也穿戴得花枝招展,偶然有游客驻足,相邀彝族姑娘一起拍照留念,姑娘们放下手中活计,大大方方走出玉米地,站在游客身边,只把带泥的手紧紧攥住藏在身后,看不出一丝刚在地里刨泥挥汗辛苦劳作的痕迹,脸上是如同绣花衣裙一般鲜艳灿烂的笑容。

  太阳落山,做完一天农活的彝族姑娘来到清澈的溪水边,把自己洗得出水芙蓉一般,等待着心爱的人。心爱的人在高山上放牧,约会时一定摘来最鲜最美的山花,山花再鲜再美,还是被姑娘亲手刺绣的花衣裙比了下去,小伙子不甘心,成群结队追逐着姑娘,追不到手誓不罢休。

  老年人从不干涉姑娘小伙子的亲事,当年轻人追逐着他们的恋爱满山欢跑,老年人就在山坡上自己家的木屋前吹奏起口弦,乐曲单调重复,一半追忆自己似水流年的光阴,一半祝福晚辈获得美满幸福。

  让人看够了才回家

  鸡街赛装节是给人看的。姑娘们每到赛装节都会带来四五套自己刺绣的花衣裙,一件花衣上,刺绣的图案多如春暖花开时节满山遍野争先恐后绽放的花枝,盛开了一拨,慢慢地又涌出数不清的嫩芽蓓蕾,以至姑娘们浑身上下缀满了开不败的花朵!

  赛装节上,姑娘们从山的四周聚拢来,就为能让聚在这里的人们观赏,看她们身上的绣花帽子、绣花衣服、绣花围腰、绣花挎包,就连鞋子鞋垫上也绣满各种图案;并且各人刺绣的工艺、构图、色彩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和各种人物都有人绣。其构图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姑娘们从山里来,让人看够了,还沿着山路回山里去。也许,来年有的姑娘出嫁了,再来赛装节的就是她们的妹妹或者是小姑子了,所以,能到赛装节来的姑娘们不图别的,就图个开心快乐。(□ 通讯员 左学龙)

 

  文章来源:大理日报A3版 2010-01-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有鹏]透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节日
下一条: ·网络聚焦:西南大旱与“泼水节”
   相关链接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
·[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