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笔谈:历史的记忆与失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别策划
  作者:童力 郭小凌 王晴佳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5 | 点击数:44737
 

传承“历史记忆”是史学最基础的功能

    从与“记忆”本义密切联系的意义上,“历史记忆”应确定为人们(主体)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活动(历史客体)的记忆。历史客体的认知离不开“记忆”。英国哲学家沃尔什在名作《历史哲学——导论》中说,“有关记忆知识的特殊情况”,“对历史学家是最为重要的”,尽管如同有人所论证的,“历史的过去不能等同于记忆的过去”,“但是却并不改变一个事实,即历史思维是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而有赖于记忆”,“记忆(至少有时候)带给了我们与过去的直接接触,使我们能对它做出在原则上没有任何疑问的陈述”。诚然,记忆对于所记忆的客体事物来说难能全部符实保真,受种种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记忆往往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漏失和变异,然而,没有记忆也就难以有历史的保留。

  “记忆”须通过一定的形式传达出来,才可能成为社会文化资源。而它的呈现,除了口头表述之外,还有文字、图像、实物等记录形式,并且,对于时人已逝条件之下的“历史”来说,文字、图像、录音(当然只可能在有了此技术的条件下)、实物等记录,自然也就成了主要乃至唯一的呈现形式。但仍需要强调,这是“载体”形式而非其本身,这种“历史记忆”载体,显然与“史料”有着颇大的通同性。按照史料学中的一般看法,史料可以分为文献、口传、实物三大类,它们显然都可以成为“历史记忆”的载体形式。以此呈现的“历史记忆”,与社会成员的“原生态记忆”当然会有差别。

  综合近年来关于史学功能的众多说法,主要涉及伦理教育、文化积累和传播、经验借鉴、认识社会规律性、预测未来、增人智慧和才能等方面。依次来看,进行伦理教育与“垂训”分不开,只不过此“训”要用新时代的眼光来甄别选择,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唯帝王、“圣贤”之言是取。文化积累和传播自然属“传世”的范围,而“传世”更可赋予“传承历史记忆”的更广泛而深刻的含义。经验借鉴、认识社会规律性、预测未来这几项,与广义的“明道”分不开,并且又都与“资治”相关。当然,此之“资治”,显然也不再是旧的范畴,而是要为新时代条件下的国家治理、政权建设,为实现国强民富、社会和谐,提供历史资鉴。“明道”,在新时代条件下包括明社会演进、历史规律之“道”,这是史学应该探索的世之“大道”。至于“增人智慧和才能”,尽管与“明道”关联,但若着眼于从中国近世“新史学”以来的重“民史”与开“民智”的追求,特别是当今时代全民性文化素质提高的需要,不妨再增加“益智”一项,作为新时代史学功能的又一方面。这样,连同前述四项,就成为“五大功能”。

  这五项在 “层次”上是不一样的。其中“传世”一项最为基础,而“传世”又可基本认定为就是“传承历史记忆”。

  董丛林: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3月02日(第67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明珂]根基历史:羌族的弟兄故事
下一条: ·[王侃]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
   相关链接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 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钟进文]“失忆”与“记忆”之间·[林继富]通向历史记忆的中国民间文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