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座谈:民俗是传承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论民俗与生活方式之演进
  作者:黄月平 主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3 | 点击数:11224
 

  ■民俗理念亟需现代化的转换

  主持人:传统民俗理念是和过去农业社会相对应的,那么在现代社会,民俗复归在理念上需要哪些转变?

  叶春生:在当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时期,民俗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调整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完全赞同刘魁立先生的意见,“民俗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制度,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说,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乡规民约就是老百姓的法律。优秀的民俗工作者就是智慧,就是军师、国师,就是姜太公、刘伯温。有了这个本领,就不是我们去请求某个领导重视我们的这个学科,请求某个企业赞助我们,而是他要请我们给指点迷津,帮助他拓展商机,把我们的民俗技能转换为生产力,为他创造经济效益,创造财富。这样,我们这个学科的地位就确立了。这一理念的转换,需要我们去打通古今,沟通中外,更要关注民间的实情。在传统民俗文化中,绝大部分是民间的东西。如有形文化中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的民俗;心意现象更是民间文化领域的,如民间信仰、迷信、禁忌等。这些事象,在社会发展的正常时期,它是缓慢变化的。在社会发展的急剧时期,它会突变。特别是今天,我们的民俗理念亟需现代化的转换。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过去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要讲“双赢”,“资源共享”;过去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现在要“敢花未来钱”,“拉动内需,搞活经济”。这些理念的差别,有的是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化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小农经济思想的长期禁锢所产生的。这些思想不转变,不但束缚我们的研究思路,更影响我们的实际工作。举个例子,现在东南沿海一带引进外资数额比内地高得多,除了地缘的因素之外,思路很重要。我们敢于让人家赚钱。亏本生意是没人做的,要“双赢”。外商到内陆投资本来就少,偶尔来几家,工商、税务、海关、环保等部门都想去分一杯羹,就把人家吓跑了。另外,我们不敢正视我们的知识就是一种技能,一种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产权,所以该赚的钱不敢去赚。境外不少文化咨询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人文景观的规则、楼盘的设置、房屋风水、择日、起名等等,不少涉及我们民俗文化的,而我们没有这样的机构,不少企业跑到境外去请,而他们的水平又不见得比我们高。我曾经指出过一些境外公司设计的错误,他们也承认,并按我的意见修改了。他们的设计费是30万元,而我只是“友谊咨询”。

  调整理念,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民众: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呼声。求神拜佛的人多了,是他们心理不平衡,不要简单地一味斥责群众落后、愚昧,要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一些地区黄赌泛滥,恶性案件成灾,不要怪那些地区民风刁蛮,要检讨我们的工作,不能忽视贪官污吏的影响,老百姓就有样学样,无样学戏台上。我们民俗工作者要敏锐地反映这些问题,供决策机关参考。不要老是纸上谈兵,在文本上兜圈子。民俗文化本来就是民间的东西,应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它的位置,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潮流。

  刘志琴:当然,时下流行的民俗产品已不是简单的复旧。唐装并不是50年前的旧模样,变连袖为外接袖,更加符合人体剪裁;中国结,以前只用绳索简单编织,现在配上元宝、花卉、图像,有了复杂的组合,融入现代人的祝福;香草也不是《诗经》中的荑草、香椒,而是迷迭香、薰衣草;陶吧中的原始手工艺,从谋生的体力劳动变成现代游客的休闲活动,形式依旧,性质全非。这历历在目的民俗事象,似旧非旧,与原初形态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民俗的再现并不是原样的复制,而是推陈出新,民俗要有生命力还要靠不断地运作,融入现代人的意识和崇尚。

  ■深化民俗内涵,发掘民俗的文化价值

  主持人: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都打民俗牌,开发文化和旅游资源,如开办民俗村,举办民俗旅游节等,那么,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刘志琴:发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能动性,表现在怎样捕捉商机和有效运作。现代流行的装饰品“中国结”,一个在小农社会并不起眼的民间编结,何以能在现代风行天下? 它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商家瞄准商机而开发的,台湾在1971年创办了《汉声》杂志,为了对付崇洋的风尚,宣传国粹,从故宫珍藏的玉如意一个小小挂件中,受到启发,进行精工细作,定名为中国结,后来流行到大陆和世界,这家杂志也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经验。

  叶春生: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必须摆正开发利用与抢救保护的关系。民俗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使用现代技术令其“修旧如旧”,其历史文化价值也不如原来,因此必须把抢救保护放在首位,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特别是对一些非物质遗产,要把它“活化”,使之扎根在群众中,培养传人,代代相传,这才是最好的保护。现在有些单位打着抢救的旗号,进行掠夺性的开发,把着眼点放在“钱”上,这是值得警惕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个口号也值得商榷。我想,最终还是要唱文化戏,这才能唱得久远,唱出文化与经济的双赢。过去我们只注意文本和一些特异的民俗事象,忽略了人民生活常态的东西。

  其次,必须打造精品。这里我想起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些人误解了这句话,以为越“土”的东西越好,那是错误的。民族的东西如果不为世人所接受,它永远走不出世界。民俗文化有精品,也有伪劣产品,本身也要不断优化,与时俱进。目前许多旅游产品工艺粗糙、品位低劣,必须认真打造。但打造不是无中生有,先进文化蕴涵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精神的回声,是历史成长起来的一个文化肌体。

  再次,弘扬民族文化,可以“借壳上市”,但要有民俗底蕴。近些年,不少地方利用传统节日的品牌,举办了各种文化节,有的比较成功,也有不少失败的。拿广东来说,不少地方办了荔枝节,增城的挂绿荔枝与何仙姑的传说有关,高州的荔枝和高力士给杨贵妃进贡的典故有关,有其文化渊源。广东还有不少地方举办过龙舟节,广州、番禺、东莞都有,民间本来就有此传统,政府办与不办,老百姓都要办,东莞从五月初一到二十,天天有龙船趁景,还有南海大沥正月十四的狮子会,官窑的生菜会,广州的白云诞等,都很成功,但不少仪式空间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换。生菜会期由正月二十六的观音开库改为正月十五,内容也由向观音借钱变为招商引资;白云诞由七月二十四的郑仙诞改为九月九的重阳登高,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参与,这就是民俗的魅力。掌握这些规律,我们的开发利用就容易成功。

  仲富兰:知易行难。无论是保护、传承,还是开发、利用,都需要政府、市民、商家、媒体、学者和研究机构等主体单位多方协同努力,需要在取得一致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各方的权责,以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目标,力争实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共赢、经济发展与社会风尚的共赢,使传统节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北京日报》2010-02-08 07:50:00

上一条: ·[段志强 赵嗣胤]渡边浩谈日本思想史研究
下一条: ·座谈:吾国吾民吾乡人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