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砖:拥彗者
“拥彗迎宾”,古代的一种民俗:宾客临门,家中仆人双手捧着扫帚,到门口躬身迎候。 选自《鲁迅藏汉画像》
生菜会是岭南一种节日风俗。图为晚清时广东南海百姓正月二十六日在白衣送子观音庙举办生菜会
主持人:黄月平
话题嘉宾
刘志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研究室主任)
仲富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民俗学会会长)
叶春生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民俗,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开始汇入当代中国文化主流
主持人:春节将至,传统民俗备受人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把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一些被人们淡忘的传统民俗重新活跃起来,那么该怎样看待民俗文化在当前的发展状况?
刘志琴:一个不起眼的民间绳结,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赢得“中国结”的称誉,走红中国市场;唐装的兴起,使冷落数十年的中式服装走出低谷;奥运会徽以甲骨文和印章的古风,组成现代最前沿的象征图像;昔日原始的制陶工艺,如今成为时尚的陶吧;情人节送玫瑰花本是西方时尚,近年来北京时兴送香草,这香草对中国人似曾相识,因为从先秦《诗经》中就屡有所见。近几年来,种种民俗景象的复苏,说明已消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旧风遗俗,说不定又卷土重来。这来自民间的、传媒的、市场的自发趋向,表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风情,受到国内外民众的热情关注。
中国本是个文化大国,古老而悠久的文明积累,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遍布神州的文物遗存,还有那56个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尤其是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汇入中国文化的主流,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叶春生:随着春节的到来,各种传统民俗活动蜂拥而来。就以我的所在地岭南为例,各地的庙会、诞会、歌会,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什么开耕节、补年节、青龙会、龙花会、九泉会、生菜会、龙母诞、姐祖诞、歌婆节、开唱节、姐妹节、军坡节、龙舟节、荔枝节、吃虫节,甚至大蒜、辣椒、豆腐都有节,土地、牛王、童子、婆娘都有诞,一些消沉已久的民俗,也被挖掘出来,风风火火地进行着。
■从社会转型和社会思潮中考察民俗的流变
主持人:当前出现传统节日等民俗的复归,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
叶春生:民俗复归的这种势头反映了国人对民俗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缅怀饱含着民族凝聚的情感,企盼传统的复归,实际上是对传统异化的一种抗争。这是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所带来的文化整合现象的一支插曲。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反对为民族文化设置壁垒,主张各民族在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但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闪光点,占据领先位置,就必须优化自己的传统,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充实提高自己的民俗文化,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是我们民俗研究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刘志琴:民俗事物的红火,证明了一个预测。早在上个世纪末,未来学家就断言,21世纪是高扬人文精神的世纪,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一切与人类生命、生活、发展、休闲、娱乐的商品和文化产业,都将在新世纪获得高度的重视和长足地发展,民俗风物的兴起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这种过往而复归的社会现象,说明民俗性的风物比某些物质产品具有更为坚韧的传承力量。经济学家们认为旧民俗的重新活跃,受之于市场经济的推动,这是无形的手。问题是,为什么这只手在新时期又托起旧民俗? 而且乐此不疲,愈来愈加热衷。风俗本是生活行程的历史积淀,又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新陈代谢。消逝的风俗民情对今人犹如童年的梦,遥远而不再现的种种事象,在想望中分外亲切,民俗就能唤起这份珍贵的回忆。正如人类天生有追根溯源的特性一样,对民俗也有自发的怀旧情结,尤其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当人们为转瞬即逝的现象而眼花缭乱的时候,更期待从旧日风情中获得心理的慰藉。这一景象不仅使民俗成为新世纪文化的重要资源,也给社会史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挑战。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中兴起的社会文化史,以生活方式、大众文化和风俗时尚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社会思潮中考察风俗的流变,这就是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作出新的探索。
萧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反思,人们逐渐改变了对待民族传统的激进政策,重新评估民族传统的内涵价值。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社会日益成为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的中国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强劲冲击,中国民族主体文化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21世纪初出现的“国学热”等,人们都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当然,我们还要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与保护行动,对推动中国传统复兴运动有着重要的启示与促进作用。在国内外的合力之下,中国政府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2003年中国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前一直处于民间呼吁状态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获得政府层面的支持,成为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等民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得到重振或复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北京日报》2010-02-08 07: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