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杜再江]苗族古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
  作者:杜再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4 | 点击数:15427
 

  苗族古诗的发掘与保护

  麻山位于贵州省紫云、望谟、长顺、罗甸、惠水、平塘六县交界处,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共20个乡镇,苗族人口29万余人。据专家介绍,苗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原的蚩尤九黎部落是苗族的先民,蚩尤是苗族的人文始祖。亚鲁王是蚩尤之后两千多年苗族部落的一位王族后裔,秦汉时期,亚鲁王带领苗族部落迁徙到贵州,进入了麻山,从此定居了下来,繁衍至今。

  麻山苗族古诗《亚鲁王》主要流传于紫云县,分散流传于邻近的罗甸县、望谟县、平塘县,另外贵阳花溪、清镇、镇宁、关岭等西部苗族地区也有少量流传。早在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麻山苗族史诗就有了雏形,秦汉时期,苗族定居麻山后,史诗充实、丰富了亚鲁王的故事,并以亚鲁王的故事为主要传唱内容,亚鲁王的若干王族后代故事完善定型于清朝末年。

  麻山苗族古诗《亚鲁王》有2.6万余行,涉及古代人物上万人,几百个古苗语地名,十几个古战场,其细腻描述传承于麻山苗族地区3000多名歌师的记忆里。“开始翻译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可是越深入到史诗里,越觉得它的内容太丰富了。”杨正江介绍,古诗对亚鲁王祖辈父王谱系的记忆是从哈珈王第一代开始的,到了亚鲁王已经是第十八代王了。

  在《亚鲁王》的记载中,每代王的故事有300余行,详细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创世故事,有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宗教习俗等历史与神话相隔的传说,描述了麻山苗族对故国故事的记忆,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等价值。“苗族通史、迁徙史中关于苗族是如何从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迁徙到贵州,又如何征战、定居、开发的,描述极为简略。”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余未人认为,《亚鲁王》填补了两千多年前这段苗族口述历史的空白。

  在贵阳、安顺等说西部方言的苗族支系中,都有关于蚩尤的后代“杨鲁”(“牙鲁”)的传说。“亚鲁王”与“杨鲁”、“牙鲁”是同一个人,“亚”、“杨”、“牙”都不是姓氏,而是祖先的意思。《亚鲁王》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的用叙事的形式朗诵、吟唱,有的用道白的形式问答,采用了形容、比喻、拟人、描述的表现手法,词以散文诗的叙述为主,歌唱的曲调变化丰富,不讲究押韵,只讲押调。

  “要找苗族古歌师,在麻山地区随便能找到几千人。”杨正江说。可是,对苗族古歌司空见惯了的麻山人,并不觉得那是“宝贝”。相反,一些有点文化的干部,倒认为那是“迷信”,在老人去世后,不请歌师,而请外面的道士。杨正江认为,那是麻山苗族人对本文化的“不自信”。为此,杨正江先后拜了紫云县宗地乡戈岜村的杨再红、山脚村的杨再江等巫师为师,农闲时节还以每天25元的代价请师傅到家里来教他学艺,用苗文记录唱词。杨正江发现,散布在麻山紫云、望谟、罗甸等地的苗族歌师,唱诵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关于亚鲁王一生征战的故事。其中,描绘了两次大战争的场景,有1万余行。创世、立国、创业及其发展,“亚鲁王”这一生动的形象,在不断的翻译和积累中逐渐丰满起来。

  “《亚鲁王》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杨正江这样概括他对《亚鲁王》的理解,因为《亚鲁王》是麻山苗族人民生命结束时,活人对亡灵的吟唱。麻山苗族人认为,亡灵必须牢记先祖的历史故事,方能追赶迁徙之路,回归东方故国与先祖团聚。余未人认为,《亚鲁王》是最珍贵的、活在苗族人心中的历史。

  对于未来,杨正江坦言,老歌师们正在不断离世,再不抓紧将会晚矣,然而又不能急于求成。他表示,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崎岖,他都会坚持下去。对于《亚鲁王》,这部传唱了二十几个世纪的史诗,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共同关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02-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下一条: ·[朱珐]虎灵通神,虎威镇邪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
·[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