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专家呼吁庙会文化勿被商业左右
  作者:记者 刘泽宁 魏铭言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3 | 点击数:7787
 

  厂甸庙会迁址被诟病

  作为老北京的大庙会之一,厂甸历来是北京人春节期间的一大乐事。赵书介绍,厂甸庙会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自古便以“文市”著称。同时特色小吃、传统工艺、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具盛名,逛庙会的人三教九流、工农商无所不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

  今年78岁的老北京人米玉说,精彩的花会表演,各具特色的市井叫卖,摔跤比赛、双簧表演、京剧清唱……置身厂甸,会让人流连忘返,其乐融融。厂甸庙会他是年年去,糖葫芦不吃举着,大甘蔗不啃拄着,小金鱼不卖吆喝着,一家老小逛着那叫开心。

  在厂甸庙会恢复了25年后,今年“移师”陶然亭公园。大年初一,陶然亭公园内,多家摊位前客流稀少,有摊点一度无人光顾。有摊主称:“租金是一天1000,到现在还没卖上本来”。

  据统计,厂甸庙会陶然亭公园、琉璃厂两处首日客流量共计约66000人,较去年减少六成。

  据了解,自厂甸庙会会址方案确定后,部分市民对其提出质疑与不满,也有市民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投诉。

  相关部门表示,“改址”完全是出于安全着想。

  厂甸庙会主办方京都文化投资管理公司方面表示,客流减少可能与天气寒冷有关,陶然亭公园客容量也要比原厂甸会址小。另外,也不排除厂甸庙会由免费改为收费的因素。

  北京文化学者袁周说,厂甸庙会有近400年的历史。“厂甸庙会不在厂甸办,将是名存实亡。”

  袁周说,地点变更对厂甸庙会非遗项目地位造成影响。厂甸庙会的民俗特色,极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免费的街头庙会”,逛这样的无门槛、无围墙庙会,图的就是一个凑热闹。

  庙会文化勿被商业左右

  赵书指出,目前的庙会越来越成为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的、具有“狂欢”性质节庆活动的一种泛称。因此,将庙会打造成带有地域特色的狂欢节是顺时应势之举,但庙会不能被商业左右。

  庙会如何既继承传统又符合时代需求。为此,赵书建议,庙会应加强群众的参与性。庙会可请公众人物露面,但更主要的是看乡间里的文化“能人”,要给普通老百姓一个发泄自己欢乐感情、展示自己“绝活”的机会。

  而且亟须增加一些专为孩子设计的环节。赵书说,古代传统节日里有许多游戏、很多唱不完的歌谣,所以孩子们都盼着过节。现在,节日里留给孩子们玩耍和自由体验的机会太少了。赵书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在传统节日中设计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觉得好玩的环节,以吸引他们的积极参与。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0年2月21日 第A04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虎年春节:传统年俗中氤氲着新的文化气息
下一条: ·"后春节”的反思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石林兰]庙会文化与当代乡村社会建设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