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龙潭公园,新标王谷胜立的替身在叫卖羊肉串。本报记者 王申 摄
昨日,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庙会一烤肉摊,工作人员边拆棚边甩卖肉串。本报记者 张伟峰 摄
截至昨日大年初七,北京大多数庙会都落下帷幕。许多庙会里的商家也上演了“最后的疯狂”,降价甩货甚至白送。
据官方节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北京春节的庙会灯会有62场之多。在红红火火大搞庙会的背后,一些商家抱怨摊位费节节攀升。在这一冷一热之后,不光商家在盘点经营盈亏,庙会的主办方们也开始总结经验,反思成败,龙潭庙会主办方已考虑弥补商户损失。但庙会终究是要办的,但如何办,它的未来如何健康良性起来则成为本报试图探究的方向。
庙会何处寻年味
昨日,北京市文联副主席、民俗学家赵书说,庙会在解放后曾一度消失,1985年,在他的建议下,北京市东城区率先举办了第一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创了全国大规模举办春节庙会的先河。他还记得,那时全城轰动,曲艺杂耍应有尽有,商摊货贩比肩靠背,年味十足。但有文化学者认为,如今庙会中的潜在问题正是“年味不足”,致使这张名片上的“文化感”不强,缺少些北京的精气神。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庙会开始复苏。1984年、1985年、1987年春节,龙潭庙会、地坛庙会、白云观庙会相继揭幕。到了2004年,北京18个区县举办庙会者多达42家;2005年,北京庙会游客已逾500万人次。2006年,初一至初七,客流量达到了700万人次。2009年,北京举办庙会与花会者虽降到22家,但游客有增无减。
今年有所不同,庙会的举办地点出现一些新面孔,而部分庙会的人气在下降,客流量出现负增长。
商业元素渐成主角
与以文化、狂欢为主题的传统庙会相比,现代庙会似乎更像一个以文化搭台的商贸集市,是一个商品的大卖场。到2003年左右,北京的庙会都是由政府财政“贴钱”办的,一届厂甸庙会就要花150万元。
2004年,地坛庙会开始公开拍卖摊位,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手册,商户可以了解每个待拍摊位的具体情况,并到拍卖现场抉择。
而此前,地坛庙会的摊位是通过排队按位选择的,“类似选经济适用房的程序。”地坛庙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商户们通过排队领号,按照号码的先后顺序选择摊位,而价格是固定的。但随着庙会“暴发户”的增多,排队领号开始出现暗箱操作———倒卖选摊号、“条子摊”、关系摊。
但公开拍卖在体现透明公正的同时,庙会不菲的商机也使摊位费节节攀升。地坛庙会一个长宽高均为2.8米的摊位,被卖出了30万元的天价,比去年拍卖时涨了11万元。
少数庙会的商业运作模式似乎起了示范作用,一些景点、公园,甚至商场纷纷效仿。
在摊位价格屡屡冲破新高的情况下,部分老商户只好选择退出。
其实,这个越摊越大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进庙会,一些商品价格猛升:一个肉串涨到20元,一个生肖牌50元!
此外,商家为压缩投入,还体现在文化活动、艺术演出档次不够。平日卖不动的东西都到庙会兜售,摆上几只塑料桶就算投球游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0年2月21日 第A04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