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七大似年,长龙舞乡间
——西湖李村板灯文化节
“上七大似年”,正月初七是江西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村村民看得很重的日子。这一天晚上,他们必然玩板灯龙。这个习俗已延续了600年。
板灯龙主要由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个部分组成。龙身由500个板灯笼组成。每个板灯笼由一块2米长的木板上安装四个纸糊的竹灯笼构成。灯笼里各插一根蜡烛,再用灯棍把板灯笼串联起来,形成长长的板灯龙。
玩灯的当天下午,村里会派出两个人带上“三牲”祭品和香纸爆竹到玩灯的路上供祭“社公爷”,请求保护村民长命百岁。当天晚上,还要再派出两个人沿着玩灯的路线,提前15分钟出发,放土铳开路(现改为放礼花),驱赶沿路躲藏的恶鬼邪神。
板灯龙队伍很长。首先是4人抬的轿子,轿子里的菩萨名叫“十八公公”,就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雕像。接着又有 4人敲锣打鼓,走在龙头的前面。4人抬龙头,4人抬龙颈,后面500男丁,一人一板灯,形成600多米长的龙身。
板灯龙游行的路程长达5公里,沿途村民会纷纷出来放鞭炮迎接。走完灯路后板灯龙回到村前8800平方米的红石广场上。在四周绚烂升空的烟花映衬下,600米长的灯龙不断盘旋收缩,整个广场顿时成为一个灯火的海洋。长龙盘到最紧的那一刻,只见龙头突然一个回首,一片灯海又开始不断扩大,直到最终散开。盘灯结束后,村里放鞭炮迎接龙头、龙颈、龙尾进祠堂,家家户户点蜡烛、放鞭炮迎接灯板回来,全村内外一片爆竹声响彻村庄的夜空,热闹非凡。
渔家人的“狂欢”
——中国青岛田横祭海节
“时维三月,序属阳春。”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古镇田横,在高亢的《祭海文》和嘹亮的渔家号子中活跃起来。 田横岛位于青岛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它因“田横五百士”的历史故事而得名。田横祭海节则源于田横镇周戈庄村渔民传承500余年的“上网节”。起初的形式比较简单,谷雨前后的某个黄道吉日,渔民们穿新衣、插龙旗、摆供桌,敲锣打鼓放鞭炮将船送入海中,抛洒祭品以敬海神,翌日出海打渔,俗称“上网”。
海前一天,渔家男人们要忙着“选三牲”:黑毛公猪、红公鸡和鲈鱼。按照传统,猪一定要是黑毛公猪,可以避邪。作为祭品,黑毛公猪还要精心打扮一番,脸擦胭脂,头扎丝绸红花,脊梁上披一状似渔网的板油脂皮,寓意一网打上肥猪般的大鱼。红公鸡要精神抖擞、个大体壮,鲈鱼要往大的选。 渔家媳妇则要忙着蒸面馍。三四斤重的小麦面,经渔家媳妇巧手加工,便成了仙桃、盘龙等各式精巧的面塑,满载着渔家媳妇美好的生活向往。
修龙王庙是村里长辈的重任。龙王庙前,用新鲜的松枝扎起宽十米、高八米的重檐式松门,横额饰有二龙戏珠、鱼跃龙门图样。松门不远处,搭起宽敞的戏台,供祭海三天表演唱戏用。接着敬香、焚纸、贴对联,等待祭海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 一切就绪。渔民们便邀亲朋一起,敬香祭神、唱大戏、聚大餐……尽情释放着渔家独有的欢乐。
(来源:人民画报; 编辑:王麒 梁夙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2-16 10:26:0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