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中国现有近万个节庆活动 成民族性格的活化载体
  作者:王麒 梁夙芳 汇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17 | 点击数:10626
 


  人类学家特纳认为“节日是人类发明的最大规模的仪式,节日不仅是对社会需要的回应,更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中华民族是善于发明创造的伟大民族,在其深远宏阔的文化历史中,亘古不息地展演着姿态万千的节庆活动。传承至今,许多节庆已凝塑成记忆民情风俗和信仰旨趣的动感样板,成为彰显特色文化和张扬民族性格的活化载体,甚或正在扮演着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融会的特殊角色。

  中国现有近万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节庆活动,既有全民共享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又有泼水节、雪顿节等少数民族节日;既有“十一”国庆和“五一”劳动节等国家主导的法定节日,又有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现的新兴节庆。就生活的层面而言,节庆往往是丰衣足食的产物;就文化的意义而言,节庆又常常与习俗和信仰关联;同时,节庆也极易引发广泛关注,所以,这些节庆活动从不同的层面、意义和作用上,重塑和提升了国家形象,涵养和弘扬了民族文化,扩大和加快了对外开放,激活和拉动了经济发展。

  林林总总的节日美不胜收,有些古老,有些年轻,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汇时尚于传统,寓今朝于未来。文化的命脉借节庆而延续,节庆的繁盛依文化而恒久。

  在万“节”丛生的红火和热烈之余,还需要一份可贵的冷静。多年来,国内节庆活动还缺少必要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管理,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学术关怀。为此,以中华文化促进会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团体勇担重任,历经五年的艰辛探索和砥砺实践,会聚了一批高端务实的专家学者,制定了国内首部节庆评价体系,会诊了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庆案例,举办了两度颁奖盛典——旨在发掘典型、褒奖先进。或总结经验、推而广之,或评点缺失、革除流弊,尽力使当今中国的节庆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呈现和而不同、多姿多彩的绚烂景象。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言:“一个民族经典的过去,正是它璀璨的未来。”可以确信,创造了无数经典的华夏民族必将再度创造令世界称奇的全新璀璨,而节庆恰以其鲜明的民族气质,浓郁的文化意涵,活态的表现形式和丰厚的产业支撑,为这份璀璨奉献独特的光华。

  冰城夏都
  ——黑龙江哈尔滨的节庆四季歌

  纯净的冰,纷飞的雪,就是“冰城”哈尔滨的请柬。它们每年邀来各方宾朋,同时也将冰雪艺术的精华汇集于此。 每年1月初“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时,哈尔滨城内冰灯璀璨、嘉宾云集,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活动争奇斗艳,中外宾客流连忘返。冰雪节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由地方创办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它不只因其晶莹的冰雕雪塑而闻名,更象征着哈尔滨举城欢庆、亲朋相聚那美好一刻的开始。

  到了炎热的夏季,自1961年创办的“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则给这座城市和市民带来了热烈而浪漫的气息。当地人将音乐节称为“哈夏”,这是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节。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柏林交响乐团都曾在“哈夏”上亮相,音乐剧《木兰诗篇》、芭蕾舞剧《天鹅湖》、百架古筝《筝韵芳菲》及千台钢琴演奏会等文艺精品为世人瞩目,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声乐比赛的加盟为“哈夏”增添了新的色彩。当这座城市中的旋律响起,人们平添一份艺术的记忆,城市迎来一个新的节日。

  同聚西博 共享节庆
  ——节庆之都浙江杭州

  问杭州人,当地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答案或许是:西湖博览会。 首届西博会,举办于1929年,在那次博览会上,杭州人头一回看到飞机,头一回欣赏西湖上盛大的焰火,头一回用上免邮资的明信片,乃至头一回见到了抽水马桶……历时128天的首届西博会,参观人数达两千万。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侨商的1476万件物品参展,评出各等奖项3000余个,轰动浙江和全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发展民族工商业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在战乱频仍、民生困苦的旧中国,西湖博览会仅举办了一届便无下文。直至2000年10月,才有了第二届西湖博览会,并正式定名“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 到2009年,西博会已办到了第十一届,围绕着“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主题,西博会将一系列专业性展览、会议和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家具展、烟花大会、西湖狂欢节、美食节、书市、创业论坛……西博会举办的日子,成了杭州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

  在西博会的影响下,近年来,杭州挖掘出一大批富于特色、独具魅力的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如:吴山庙会、富春江运动节、玫瑰婚典……数不胜数,在杭州的日常生活里一年四季节日不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节庆之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2-16 10:26: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翁敏华:过节其实就是一种酬缘
下一条: ·王绍培:传统节日应重视仪式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