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春节民俗日历
  作者:中国网 综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8 | 点击数:118224
 

[大春节里的特殊日子]腊八节

  腊八节

  在我国古代,“腊”最初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四次祭祀完毕便是一年。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也就是“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而举行冬祭这一天便称为“腊日”。汉代把腊日确定为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但那时并没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罢了。大概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联系的较早文献记录。而在腊八节这天喝粥的习俗很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一定关系,因为在佛教中初八喝粥的风俗。总之,人们在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之际,以喝腊八粥的习俗,最终想达到祈求丰收和吉祥幸福的目的。

  

  1月26日,众多市民排队领取免费腊八粥。当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清晨金陵名刹毗卢寺向市民提供近3万份(28888份)制作精美的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中新社发钟山摄

  腊八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但是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却有很多说法,下面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传说:

  1、源于佛教说:

  这是佛教中流传最广泛,也是最被认可的一种说法。当年,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别离他的王宫,放弃王子和权位去修行,但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佛教的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

  2、源于秦筑长城说:

  传说在秦修长城时,民工常年吃住在工地,但粮食要靠家人送。有的人因家遥远或贫穷,粮食不能及时送到,有一年腊八这天,民工们断了粮,大家翻搜粮袋,将收集的豆、米等各种粮食会集到一起,熬了一锅粥吃了,但最终还是饿死了。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到腊八就吃腊八粥。

  3、宝娃悔过说: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个叫宝娃的人,他懒惰贪玩,而且生活奢侈,不久把父母留下的家产糟蹋完了,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这年腊月初八,别人都开始准备年货,而他家颗粮没有。媳妇腊花十分伤心,满面泪水,这时宝娃羞愧难当。乡邻们看不下,便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碗豆,送来了五谷杂粮和一些菜叶。宝娃的媳妇腊花将乡亲们送来的粮菜合到一起,熬了一锅粥,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从此,宝娃不仅勤奋劳动,而且生活节俭,很快富裕起来。为了让宝娃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腊花每年腊八就熬腊八粥。人们为了用宝娃的故事教育子女要勤劳节俭,在这天吃腊八粥,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过腊八节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而且腊八粥的花样和品种也很繁多。以北京为例说一说老北京的腊八粥:

  老北京的腊八粥最为讲究。首先从原料讲:白米为主料,掺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原料。再从做工来说,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再精细些的人间,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雍和宫准备了771斤“舍粥”原料(北京青年报图 王晓溪摄)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中原地区有用腊八粥喂枣树的风俗。用刀、斧砍破枣树皮,将腊八粥糊入斧痕谓之喂枣树。这样来年枣树就可以多结果。民谚曰:“砍一斧,结石五,砍一刀,结十稍。”足见人们期盼丰收的心愿。

  有的地方腊月初七夜,家家都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

  腊八节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传统盛大节日春节序幕的正式拉开。民谣有:“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文章来源:中国网 2008-02-05

上一条: ·大过虎年
下一条: ·元宵节的灯联与诗词
   相关链接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