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铭铭]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
  作者:王铭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32930
 

  拉德克利夫-布朗之后

  1945年,英国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应邀作亨利·梅尔讲座,为此他写过一篇叫做“宗教与社会”的长文。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讲座行云流水,跨越了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和古代中国的礼学,探讨了中国人的礼仪思想对于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的重要性。以往西方宗教学研究多重视神学的文本分析与信仰分析,法国年鉴派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则指出,神的信仰是人们赖以表达社会归属感的象征方法。宗教神圣性,不是指参加超自然的存在,而是指人们充满感情的社会相依性9。受涂尔干影响至深的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这个宗教社会学的观点,早已在古代中国礼学(特别是荀子的礼学)中得到充分。古代中国礼仪思想蕴涵一种不同于西方神学的观点,它强调人的行为,而非“看不见以至难以置信的信仰”。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中国礼学的这一观点,开了宗教社会学的先河,使我们意识到,不能轻易地将“看不见以至难以置信的信仰”当作证据,而应从人们的宗教行为来理解宗教。从社会学解析“宗教”,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宗教是人们行动中的事物,而人的行动又受情感约束,表达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因而“研究任何宗教,我们都必须首先考察具体的宗教性的行动、礼仪及集体性或个人性的仪式”10。

  拉德克利夫-布朗并未给予“宗教性行为”、“礼仪”、“仪式”这些范畴明确的界定。然而,在借助中国的“礼仪”一词时,他显露出了人类学家对于其自身所处的文明的某种反省。

  他的宗教定义,受罗伯生?斯密和涂尔干的影响,但在其论文中,他以相当长的篇幅论述中国礼仪的观念,得出接近于李安宅的结论。他说:

  这派古代哲学家[儒家]的观点是,宗教礼仪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一般独立于任何对于礼仪的效力起作用的信仰。礼仪给予人的感情某种规范的表达,进而维持这些感情的生命,使之有活力。而反过来说,正是这些感情对于人的行为的调控或影响,使有序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得以维系。11

  更饶有兴味的是,拉德克利夫-布朗接着说:

  这样一种理论不仅适用于理解诸如古代中国这样的社会,而且也适用于理解所有人类社会。12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观点是:兴许礼仪比宗教,更具有世界性的解释力。

  拉德克利夫-布朗发表这番言论之后不久,社会科学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否定传统的漫长年代。他的礼仪之宗教社会学,迟迟没有传入中国,稍稍提到了一点他的结构-功能学说的费孝通先生,已于该文发表10多年后,被打成“右派”。而在遥远的英国,“宗教与社会”一文论述的从礼仪看宗教的观点,得到了广泛延伸,在接受学术批评的洗礼过程中,对英国人类学的“宗教”研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结合结构-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从牛津分离出去的曼彻大学人类学系淋漓尽致地发扬了礼仪理论,形成自成一格的学派。在这个学派中,格拉克曼和特纳相继成为学术引路人,他们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再度论证的礼仪观念的世界意义。

  与拉德克利夫-布朗不同,格拉克曼认为,社会在一般情况下以地位区分和相互矛盾为特点。在法制社会中,法律成为平衡地位之别、解决矛盾的手段,而在缺乏正式法律的社会中,社会平衡与矛盾解决,则全然依赖“习俗”。13什么是“习俗”?其主要内涵恰是仪式或礼仪。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格拉克蔓借助了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礼仪理论,基于非洲“习俗”的考察,创立了一种“以礼为法”的解释体系。

  在格拉克曼的基础上,特纳吸收了范·吉内普过渡仪式理论,给予仪式过程的分析更充分的关注。在特纳之前,西方人类学(特别是摩尔根的人类学),通常将仪式放在亲属制度之下考察,使人以为称谓决定行动的方式。特纳的建树是,扭转了这个局面,赋予礼仪(仪式)研究本该有的重要性。对于特纳来说,行为(action)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这点接近于拉德克利夫-布朗。而对他而言,“行为”这个词,更多是指礼仪意义上的“表演”。“表演”的种类多样,有等级主义的“表演”,有“颠倒仪式”,而无论如何,它都是对现存地位的一种扭转。人们通过仪式,聚在一起,反思社会分化,使相互之间重新形成依赖关系和感情。礼仪使人们克服平时的孤独、无助之感,融会于人与人的交融中,感到在人之上有一种神力在召唤。

  如果说格拉克曼发现了“以礼为法”的社会模式,那么,用我的话来说,特纳所发现的,便是“戏剧就是法律”的命题。在他看来,以表演为方式呈现出来的集体感,介于巫术与宗教之间,其效果如同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在于加强社会平衡、克服矛盾。仪式过程中的“颠覆”,被他定义为“反结构”,意味在在特纳的意象中,礼仪具有“革命性”,如同“运动”一般,展现着人们对于平日生活的“抗议”。然而,“反结构”又不等于“革命”,因为它充分地制度化,其意义是在社会结构的内部安排中实现的。特纳宁愿将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反结构”定义为“社会剧场”,意思是说,那是社会集体表演的社会反思。1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阿牛木支]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寻求
下一条: ·[李琳]中国古代英雄诞生故事与民间叙事传统
   相关链接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彭树欣]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礼
·[马晓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舞蹈的当代文化价值探析·[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金茹雪]传统开学礼在当代的变与不变·[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
·[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邓艺梅]玩的是灯、演的是舞、妆的是戏、讲的是礼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王晨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金茹雪]开笔礼的当代实践与意义·[王优]浅探汉族传统婚姻仪礼的历史流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