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宝音达]《江格尔》所表现的英雄主义及其文化根源
  作者:宝音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15068
 
(二)从英雄们的战争观与生命观上看英雄主义 
我们前面说过,《江格尔》最基本的两个题材是征战与婚姻,而这种婚姻不是恋爱故事,更不是英雄们的浪漫故事,确切地说,多数婚姻都是为部落的发展、繁衍后代而进行的抢婚,所以婚姻题材的内容基本上是战争故事。江格尔和他的勇士们靠战争战胜敌人保卫宝木巴国的同时,也通过战争将声誉宣扬四海。可以说战争是江格尔及其诸英雄生存的需要,如果没有战争就没有宝木巴国的安宁,当然也没有英雄们的荣誉。勇士们没有战争的时候说:“哪里才是我们大家/松开缰绳赛跑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碰上/比试枪刀好坏的机会?/什么时候才能遇见/解闷的年轻对手?”在战斗中他们不顾个人性命与敌人奋战,争取最后的胜利。宝木巴国的英雄们饮酒狂欢的时候也向往着战斗:“那六千又十二名英雄/开怀畅饮阿尔扎美酒/不一会酒性发作/两颊变得通红/心突突地跳了起来/胆量也蓦地壮了起来/人人瞪着鹰隼般的大眼/个个翻着顽雕般的凶睛/一边厮闹一边嚷道/何时再去合围打猎?/何时再和敌人相遇?”或者“饮酒过量的宝通们/相互撕拽纷纷议论/说你在那场战争中当过好汉/说我在那场恶斗中成了英雄。”勇士一生下来就跟战争结下不解之缘,如《凶恶的玛拉哈布哈》一章里,江格尔派洪古尔等四个英雄去下界讨伐玛拉哈布哈,四英雄被俘。阿拉坦策吉预言,只有洪古尔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才能救出四个英雄。这个孩子出世后第七天对江格尔说:“一个男子汉闲呆三个月/就会变成家里的累赘/一个儿马闲呆三年/就会变成马群的累赘/一个可汗使用的兵刃/闲放在家里三年不用/就会生锈变成废铜烂铁/求求你快把我放走吧。”这个孩子来到玛拉哈布哈的国土,救出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四个英雄,与他们并肩作战,战胜玛拉哈布哈,将他的臣民和牲畜赶到了江格尔的国土。勇士们在战场上一点都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对他们来说荣誉比什么都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为了证实对江格尔与宝木巴国的忠诚,勇士们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他们来说死亡算不了什么,“哪儿都洒掉的一口血,哪儿都干掉的一把骨头”,为宝木巴国和江格尔的安全而死,是无比光荣的事。 
古代的蒙古人,或者说“英雄时代”的蒙古人喜欢把什么事情都放在刀刃上体验,也就是放在生与死的境界上去加以体验,不论胜负,只要战死在沙场上就是英雄好汉。这种价值观和生命观生动地反映在《江格尔》里。“从某些方面看,野蛮人的战争毕竟是一桩有利于生活和发展的行为。它与作为体育活动的野猎有着相似的性质。”战争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古代人,具体地说“英雄时代”的人们把战争看作一种衡量勇气和力量的竞技场所。在卡尔梅克《江格尔》的《道图浩来之孙,道图的儿子阿利雅蒙浩来盗赶江格尔的一万八千匹血红马》这一章里叙述了这样一件事:“突然从遥远的地方,来了一个厉害的使臣,他站在江格尔汗金碧辉煌的宫门前喊道:‘道图浩来之孙,道图的儿子阿利雅蒙浩来,从江格尔诺颜的漂亮的马群中,赶走厚鬃毛直尾巴的血红马,如果是有能耐的男子汉,就去追回你的马,如果是无能的男子,就躺在你阿盖沙布德拉夫人的怀里。”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与英雄之间争夺牲畜的战争。这种争夺战中谁更英勇谁就赢。原始部落之间的争夺战并不是现代人想象的那种混战,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则。我们在《江格尔》里的英雄们的搏斗中可以看到。在战斗中,正面英雄讲究特定的规则,连凶残恶毒的蟒古斯也讲究规则。看来在古人那里战争是一种社会秩序。 
综观人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处在“英雄时代”的民族战争观念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或另者说,战争对于这个时代的社会来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孟德斯鸠对古代的战争做过这样的论述:“原来对人民来说,战争几乎永远是一件快意的事,因为战利品的合理分配是使人们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正是由于打劫的原故,人们却受到了一种训练,人们在打劫时所遵守的纪律几乎和我们今天在小鞑靼人中间所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在古罗马的文献里当时被称作“野蛮人”的日耳曼人的记述同13世纪以前的蒙古人和《江格尔》的英雄们的行为极为相似,他们写道:“抢劫事件如果是在各国自己的疆界以外做的,就不以为耻。他们辩解说:这样做是为了训练青年们,使他们免于懒惰。”“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可见,《江格尔》里的英雄们的战争观与生命观是基于古代蒙古人的价值观与普遍的社会心理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佳]《白蛇传》——人与异类的姻缘
下一条: ·[张应斌]《孔雀东南飞》母题及动物原型
   相关链接
·[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
·深切悼念江格尔奇加·朱乃先生·[黄适远]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族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民族史诗迈入影像时代的新尝试·邢莉和她远去的游牧民族
·[郭冰庐]中原农业半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熔铸而成的陕北融合文化·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进校园
·[胡谱忠]《永生羊》:哈萨克族牧人的生命之歌·[史继忠]论游牧文化圈
·[贾木查]史诗《江格尔》研究新进展·[仁钦道尔吉]关于《江格尔》的形成与发展
·[额尔敦]故事歌手“江格尔奇”·著名的“江格尔奇”──加·朱乃传承英雄史诗
·[鲁焰]那些从远古河流飘来的珍珠·第十三代《江格尔》传唱人——加·朱乃
·《格萨尔王传》不是“唯一的活史诗”·中国三大活形态史诗传统:《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着力打造文化名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