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请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
——对话民俗学者郭永军、张士闪
  作者:记者 霍晓蕙   摄影/图:徐延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1-29 | 点击数:13472
 

 

  

  充满生活气息的乡俗画卷

  记者:民俗是由我们祖祖辈辈在生活中沉淀而成的,它表达、传递着人们对于世界、人生的理解,同时也赋予生活以意义。

  郭永军:民俗总是以生活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着一个人的个性和品质,这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刻影响。民俗还有着丰富的审美意义,民谣、压岁钱、斗鸡蛋、点面灯……这些民俗活动曾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啊!我们常说,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感受。民俗告诉我们,原来幸福也可以这样简单。在没有电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生活得这样快乐、充实。

  张士闪:民俗现场对于孩童的刺激极为难忘,甚至刻骨铭心,这与翻书、读图、看电视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菏泽穆李庄有一个“面人李”李芳清,是远近闻名的面塑传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大师”。济南历城二中的刘天佐在《我与“面人李”的故事》一文中,记载了李芳清专门为他制作面人“肖像”的场景,整个过程充满了神奇与温馨。安丘八中的范国燕看着妈妈蒸制可爱的“十二月灯”,感到自己心中“开出了一朵朵永不凋谢的花”。“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潍坊广文中学陈立的《念月谣》,则将中秋节的传统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丁留振在《求雨》中描述了鲁西南地区“求雨”仪式的大致过程——扫坑、哭坑、焚香还愿、扎制扫云娘娘等,既是一幅幅历史剪影,又是一道动态的乡村风景。

  文化是庄稼,民俗是土壤

  记者:近年来,国内“民俗热”逐渐升温,但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以及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国民教育体系中民俗资源的转化机制研究明显不足。

  张士闪:民俗,是人们在适应环境以求生存的过程中逐渐完形的地方性文化建构。历史上,官方文化、精英文化曾经使民俗文化长期埋没,近年来流行的对于商业利益的单极化追求,又在另一种意义上破坏了民俗文化生态。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短视现象是非常有害的,它往往以人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破坏为代价。换句话说,我们在单纯的经济意义上可能是成功的,但在保持良性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则是失败的,而且一旦破坏就很难挽回。山东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深表赞同。他说,山东民俗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主体部分——文化是树,民俗是根;文化是河,民俗是源;文化是大地上的庄稼,民俗是庄稼扎根的深厚土壤。就此而言,我们理应多关注民俗,多在体验中“传承”民俗。一个艺人是不可能永久存活于世的,书籍、图片的记录也只是一种静态保护,我们应该想办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优秀民俗的种子,这才是对于我们民俗文化的深层保护。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2007-11-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沟口雄三 孙歌]关于“知识共同体”
下一条: ·[汪晖 李欧梵]什么是文化研究?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