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闪(左) 郭永军(右) 摄影/徐延春
你有“寒食节”斗鸡蛋的经历吗?你曾见识过乡村里娶媳妇的热闹吗?那伴随除夕鞭炮声出锅的饺子,是否还在你心里氤氲着温暖的热气……斗鸡蛋、闹洞房、放鞭炮、吃“扁食”,这些民俗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曾是这样紧密相连、水乳交融。民进山东省委、山东民俗学会、济南市教育局联合本报,共同发起的“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一篇篇鲜活的稿件如期而至,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动人的乡俗画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昨日,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民进山东省委秘书长郭永军,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张士闪两位民俗学者来到新闻大厦,与记者聊起了这次征文活动。不知不觉中,话题延展到对民俗现象的回忆及思考。记忆里的民俗美好而温馨,谈及当下民俗传承则又不免喜忧参半,一上午的漫谈,亲切而自然。
引导青少年关注身边民俗
记者:“关注我们身边的民俗”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受到各界关注。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关注身边民俗、珍视传统良俗的良好氛围,征文这种形式是最直接、最便捷的。
张士闪:是啊。今年是山东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用征文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生活层面的表现。这也是对学生的学风和文风的引导,因为写自己身边的民俗,光靠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不行,没有观察、体验和思考根本就写不好。
记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许多民俗文化正在消失,对其进行发掘与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郭永军:我们这代人正经历着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这种变化速度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我们小时候用过的农具,现在回农村老家就很少见着了,曾经熟悉的许多习俗都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对于许多文化遗产,现在多用“抢救”这个词,就是因为消失得太快。过去我们曾过多地强调“破旧立新”,其实应提倡“护旧建新”、“托旧布新”。
记者:山东是民俗大省,在青少年中掀起关注民俗文化的热潮,实际上是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积极性保护。
张士闪:在高校和中小学中开展民俗教育,我们山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前几年,在省教育厅与省社科联的支持下,山东民俗学会组织编写了《领略山东民俗》《山东民俗》等中小学乡土教材,效果相当不错,而面向我省高校进行的民俗文化系列学术讲座业已成为传统,单是今年就已举办了20多场,很受欢迎。
这次征文倡导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民俗现象着眼,结合该民俗在当地的历史源流与现实传承状况,秉实而书,有感而发。实际上,我们是在向家长、向学校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家乡或旅游地进行一定的民俗专题调查,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外出,定期地到好看好玩的民俗生态区进行体验调查。
记者:目前所收到的征文情况是怎样的?
张士闪:从已收到的征文来看,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信仰禁忌、工艺技能、歌舞乐戏、岁时节日、故事传说等多种民俗事象。孩子们文笔朴实,满含感情,虽不免稚气,却别有一种清新气息。那是一种与专业民俗学者迥然不同的眼界、文风,读起来很有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2007-11-2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