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06 | 点击数:17272
 

  2、早期人类学的民俗研究的传统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英国人类学家假设民俗是古代文化(原始文化)的遗留物,他们进行民俗研究旨在通过遗留物复现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化(原始文化),并透过古代文化(原始文化)理解在当时难以理解的那些民俗。这种关于遗留物的理论是由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1832-1917)提出来的。他分别于1865年和1871年出版了《人类早期历史研究》和《原始文化》。他认为野蛮人的心智现象遗存在幼稚的游戏、信仰谚语和故事中,而这种遗存被称为“遗留物”(Survival)。他在《原始文化》的第三章“文化中的遗留物”提出“遗留物”学说,把野蛮人的信仰和行为与现代农民的民俗联系起来看。

  最先以民俗学的立场采用这种方法的人是安德鲁·兰(Andrew Lang,1844-1912)。他在1884年出版的《风俗和神话》的第一章《民俗学的方法》中说:“有一门科学,考古学,搜集并比较古代各族遗留下来的实物,如斧子和箭簇。另有一门学问,民俗学,搜集并比较古代种族的非实体的类似遗物:遗留下来的迷信和故事,民族文化那些见之于我们的时代却又不具有时代性的思想观念。准确地说,民俗学致力于研究那些极少受到教育的改造、极少取得文明上的进步的民间群体、大众和若干阶级的传说、风俗和信仰。民俗的研究者立即就会发现这些在进化上落伍的阶级仍然保留着许多野蛮人的信仰和行为方式……民俗的研究者因而被吸引去审视野蛮人的习惯、神话和思想观念——欧洲的农民仍然保存着它们,并且,它们的形态不乏本来的朴野。”在他们看来,各种类型的民俗都是原始文化留存在现代社会的残余。因此,每一个民俗事象的发现都可能有助于修复一点原始文化的本来面目。原始文化就像一个陶器,它已经摔成了民俗碎片。现在人们摭拾到很有限的一些民俗碎片,要恢复出那些人们谁也没有见过的陶器原型,这谈何容易?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参照物。对人类学家的民俗研究来说,这种参照物就是生活在欧洲之外的当代野蛮人。这就使民俗学带上了很强的人类学色彩。

  “遗留物”说在民俗学界的流行,形成了民俗研究的人类学派。这一派的哲学思想是历史进化论,学术假设是“原始民族”文化与欧洲农民的“遗留物”在文化史上的“同时代性”,研究对象是时代生活的例外现象,其中大多是奇风异俗,即那些存在于这个时代却在本质上不属于这个时代、并常见于边缘地区的文化现象。

  3、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范例

  中国民俗学是从北京大学的歌谣运动开始的。北大在1918年开始征集歌谣,从该年的5月底起刘半农的《歌谣选》就陆续在《北大日刊》上发表,1920年的冬天成立了歌谣研究会,至1922年12月,由周作人、常惠编辑的《歌谣》周刊创刊,其《发刊词》宣告了中国民俗学的问世:“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作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能不各尽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他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 《歌谣》先是歌谣作品及其研究文章的园地,不久又包括进传说故事,并介绍了欧洲民俗学的一些成就。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文章最初就是在《歌谣》上发表的。

  1928年在广东的中山大学定刊的《民俗》周刊标志着中国民俗学从歌谣、故事扩大到全面的民俗研究。其《发刊辞》树立的一项使命是:“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该刊特别重视民间宗教和风俗材料的调查研究,并大量介绍了西方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1930年夏,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等人在杭州西湖发起组成中国民俗学会,编印书刊,传播了广州的民俗学风气。在这期间,英国人类学派关于遗留物的研究逐渐为中国学人所熟悉,并成为神话和风俗研究的主要范式。闻一多在三四十年代的一系列文章是运用这种范式的代表,在当时乃至八十年代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田兆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
下一条: ·[周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及其它[1]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
·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