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戏曲文献学的性质与特点取决于戏曲文献自身的特性,而戏曲文献自身的特性又与其产生、演进的过程及其存在、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文本形态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对戏曲文献的研究和利用。总的来看,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文献相比,戏曲文献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是戏曲文献的不完整性。
戏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后来随着文人的参与,产生了雅俗的分化,呈现出花雅之别。尽管如此,戏曲就其本质而言,还是属于民间通俗文艺。也正是为此,它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主流思想的排斥,被视为徒耗心力、壮夫不为的小道。以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全面总结的《四库全书总目》一书为例,该书虽然收录图书数万种,可谓广采博览,却将戏曲、通俗小说、说唱等通俗文艺排除在外。显然,在主流文化所认可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是没有戏曲的位置的。
这种歧视和排斥对戏曲本身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阻碍,对戏曲文献的形成、流传和保存也是十分不利的。首先,官方主持专修的各类正史、方志、书目等典籍,多不收戏曲文献,戏曲文献无法得到系统、完整的记载,多零星地散布于一些野史笔记或私人藏书目录中,可以说,中国古代各类目录著作所展示的戏曲文献信息是不完整的,或者可以说是残缺较为严重的。其次,那些已经形成的戏曲文献如戏曲作品、论著、文物等也不受重视,除少数爱好者之外,很少有人进行有意识的收藏和保存,更谈不上进行整理和研究,多是任其自生自灭。千百年后,经过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等浩劫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大量珍贵的戏曲文献散失,能保存到今天的可谓少之又少。加之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录音、录像等设备,戏曲的表演、音乐等资料无法留存,与此相关的文献自然是十分缺乏。在这种十分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流传的戏曲文献散失严重,就保存到今天的那些而言,是不够系统、完整的,尽管研究者花费了大量心血,但戏曲文献先天的不完整性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他们只能最大程度地将现存的戏曲文献更为集中、完善地搜集、保存而已。
戏曲文献的这种不完整性使其无法完美、如实地反映戏曲发展演进的全貌,利用现存戏曲文献资源所还原的戏曲发展、演进景象较之经史、诗文要模糊得多。也正是由于戏曲文献的不完整性,一些戏曲史上的疑难问题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完满的解决。任何学科的文献在形成、流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但相比而言,戏曲文献的残缺更为严重。这一特点无疑会影响戏曲文献的研究。比如在搜集整理戏曲文献时,需要大量翻阅古代典籍,将零星散布的点滴资料集中起来。现有的戏曲文献,有不少属于孤本,在校勘整理时,缺乏其他版本作参考,因而处理的原则也会与其他典籍不同。以新近整理出版的孤本明传奇《盐梅记》为例,该剧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仅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有藏。对其进行整理出版,没有其他版本可资参校,整理者康保成先生采取的原则是:“尽可能保存原貌,整理中对正文以外的小引、总评、总批等均加以保留。”“整理时除对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外,一般都维持原貌。改正之处出校。”[16]在没有其他版本参校的情况下,尽量存真、保持原貌显然是一种较为稳妥、可取的办法。
进入20世纪,当戏曲研究进入学术殿堂,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时,戏曲文献的缺乏就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它促使研究者必须从最为基础的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做起。戏曲文献的这种不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戏曲研究,长期以来,戏曲研究偏重文学性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不足,除观念方面的认识外,也与流传下来的戏曲文献中戏曲剧本较多有关。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整性,研究者对戏曲发展、演进真实过程进行还原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远不如诗歌、散文等丰满。
一是戏曲文献的不稳定性。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从剧本的创作到观众的欣赏,其间要经过多个艺术环节。由此形成的戏曲文献在传授、演出、抄写、刊印等诸多环节和过程中,内容会不断变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定本,内容处于一种流动状态,不断被修订改动。这里以“不稳定”一词来概括戏曲文献的这一特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