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甫旺]彝文文献长诗与彝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甫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29 | 点击数:12539
 
首先,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受神话、传说的影响。如“洪水故事”是一个在彝族地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但在演变为民间故事之前,洪水故事是彝族所有创世史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远古一直以活形态文学的形式存活于彝族之中,彝文产生并广泛传播之后,洪水故事被毕摩记载于经书之中而固定下来,但民间仍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并逐渐剥离掉神话的成分,演变为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正是“洪水故事”经过民间加工、提炼演变为众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造成各地“洪水故事”的情节、内容都各有变异。
其次,彝族活形态文学为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提供了素材。在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产生之前,彝族活形态文学已经流传了千百年,经过神话、传说等形式的积累,并与彝族社会生活相融合,已经从神坛走下进入文坛,为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提供了素材。比如,阿普笃慕是西南四省区彝族公认的共祖,在彝族活形态文学中早有流传,只是在彝族创世史诗、神话传说中,阿普笃慕的形象模糊,有的还是半神半人,但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在吸取史诗、神话养分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提升,变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特别是在彝族民间故事中,阿普笃慕变成了彝族的祖先,他教人起房建屋、种植庄稼、饲养牲畜、供奉祖灵,是活生生的先祖。
其三,彝族活形态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有很大影响。具体说来,活形态文学的主角基本上是神,而发展到民间故事,主角已经变成了人。彝族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五言诗,在彝族民间歌谣中早就存在,彝文文献长诗继承了五言诗的传统,同时民间故事也借鉴了神话、传说的“讲故事”,即民间故事是对神话、传说的故事化。在艺术手法方面,彝族活形态文学对彝文文献长诗的影响也是很广泛的,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所借鉴等等。
其四,在语言上,彝族活形态的民间口语也常常为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所借鉴。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彝族民间常见的口头语汇有称谓语、礼俗语、咒语、俗词、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将这些词语适当采用到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中,会增添长诗的文采、活力和民间故事的感染力。如彝文文献长诗《仁宗的故事》说仁宗二人讨饭时,“讨得背不动;三人讨那方,一碗讨不得;回到家里面,主人把话讲,你们明早上,领着这娃娃,讨一天瞧瞧。讨了一整天,半碗没讨着。”其中的“讨得”、“方”、“讨不得”、“家里面”、“领着”、“娃”、“瞧瞧”等都是彝族民间口语,符合彝族民间语言习惯,彝文文献长诗中引用了这些口语化词语,使得长诗特别生动,也具有彝族语言特色。
虽然彝文文献长诗与民间故事有诸多共通之处,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文体,正如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所说:“民间文学与一般作家文学,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其一,民间故事是口传文学,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变异的;而彝文文献长诗以彝文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有书面化特点,且作品写定后即固定不变。
其二,民间故事是彝族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感情和艺术;而彝文文献长诗则是写定的书面文学,由于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很多内容与宗教祭祀、节日庆典或人们的文化心态、思维取向脱离而逐步固定化、僵死化。
其三,彝文文献长诗和民间故事传承机制不同。彝文文献长诗的传承人主要是毕摩和部分识彝文者,而民间故事的传承者则是彝族大众。彝文文献长诗传承场所有严格的规定性,即某些内容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传承,而民间故事则在任何场所都可以讲述,从火塘边、树阴下到田边地角,只要有听众都可以传承。传承方式上亦有差异,彝文文献长诗传承范围较窄,也比较保守,彝族毕摩在彝文的传播上较为保守,他们一般多为世承家学,也有的是拜师受业,但范围有限。生徒跟老毕摩学彝,白天要为老师服劳役,当下手作法事时,才有从师学艺的机会,一般得三五年才能出师。在教授中,没有专门的识字教学,只把各种祭仪的作法传授给生徒,经文全靠口传,也从不开讲,要求死记硬背,直到快出师时,才拿出经书来传抄。所以,一些毕摩只能本着师承口诵经文,不能深解其义,有的学识浅陋传抄错误或因经文冗长,在祭场中读起来太费工夫,索性滥加删削,有的因方言读音不同,擅自篡改经文,而各自所抄的经文都是本人死亡后,即作为殉葬品一起销毁。这种代代口耳相传的抄本,只要一次有误,就会以讹传讹,年深日久,即发生变异,加之这些彝文抄本多用于祭祀,平时收藏多置于家堂,烟熏火炙,在所难免,故而残阙甚多。诸多原因,使彝文文献长诗的传播极为有限,而彝族民间故事则不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须有听众,都可以讲述,且传承方式灵活,不受任何限制。
其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彝族民间故事有很强的实用性,往往产生和作用于生产、婚恋、祭祀等生存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手段。而彝文文献长诗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但由于在人们心理上颇有神圣性,很难与现实生活结合,会生活的功能性较弱。
其五,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彝文文献长诗由文本固定化,传承范围狭小,以及宗教祭祀或民俗活动简单化等原因,已经逐渐走向式微特别是懂彝文的老毕摩相继去世,而年轻一代又很少有人学习彝文,彝文文献长诗不可避免地萎缩。而彝族民间故事则由于有听众基础,传承简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短期内还会呈发展趋势。但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现代娱乐方式的普及,人们文化心态及价值取向的变化,民间故事也将日渐式微。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传说的历史性[A].民间文艺谈薮[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1.
[2]拉法格.文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原文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彝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巫瑞书]湘鄂川(渝)黔边界始祖神话初探
下一条: ·[王宪昭]试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
·[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
·[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