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可以看出,敖包与拉资极为相似,都是由石头垒积而成的,所不同的是敖包上插有树枝,而拉资上插有箭杆,拉资与敖包不同,拉资上面要悬挂经幡。我在扎如沟看到的是将蓝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五种颜色的布悬挂在山口处,山崖上。这体现了藏族的五行文化。五色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大地。
再看祭祀敖包和拉资的程序。我参与考察的祭祀敖包的程序是:1.煨桑:即用柏树枝熏祭。现在有的地区有这个习俗,有的地方没有了。2.贡献祭品:祭品主要包括哈达、酒和其他食品。牧人恭敬地把蓝色或者白色的哈达结扎在敖包的树枝上,哈达迎风飘扬。牧人还把酒洒在敖包上,有的把整瓶酒洒在敖包前。3.叩拜:年纪大的牧人向敖包磕头行礼;4.绕转敖包,祭祀者围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周。这是个人的祭祀。在集体祭祀敖包的时候,要站在或跪拜在敖包前,请喇嘛念经。
祭祀拉资的程序是:1.煨桑:扎如沟山前修建了一个小寺庙式的建筑,煨桑是在这里举行的,老百姓把携带的松柏枝叶,糌粑面等放在祭台上。2.撒“龙达”,“龙达”是藏传佛教密宗化的产物,撒“龙达”是原始苯教祭祀各种神灵的重要形式。“龙”指天地间大气中的元气和无形的神灵,“达”表示信徒在元气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下,使其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九寨沟的藏民,大多使用纸制的“龙达”,在八平方厘米的薄纸上,印着图案和经文,中间是一匹驮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方是日月,四角印龙、鹏、虎、狮,经文印“八字真言”密咒。藏民家中都备有大量的“龙达”,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使用。3.叩拜:祭祀中,老人、妇女带领孩子虔诚地磕长头,这是藏民尊重信仰、祈福避灾的最高形式。4.分食带来的食品:祭礼后,在神山前人们拿出食品、饮料和酒,在经过用水推动的经简时,人们诵念着苯教的八字真经:“悟嘛之弥吨萨来德”。
关于敖包的祭祀,清阮葵生的《蒙古吉林风土记》有载:“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敖包’,过者无敢犯。”敖包为蒙古牧人世世代代传承沿袭的神圣的祭坛,祭祀的是什么神呢?蒙古族先民称石头为‘天石’,在《阿拜格斯尔》这部英雄史诗里,英雄可以降下石雹石雨。积石成山,高高耸立,可以作为上天的天梯。另外蒙古族认为,火自石中出,而火给人带来幸福同时来自天界的火也给人带来灾难。蒙古族崇拜参天树的观念也与崇拜天与地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在北方阿尔泰语系中大都都有这种说法,万物的中心,大地的肚脐上,耸立着一棵最高最高的枞树,树梢上住着树神。他们还认为,长生天为管辖众神灵的守护神,其崇拜的守护神宝木勒就住在参天树上。天地初开,有一座四棱山顶的中心长着一棵很大的树,从这棵树梢向下看,世界是一片汪洋大海,飘着的大地就像一匹卧倒的小马。《黑鞑事略》载:“蒙古贵族所用之蒙古包称为帐‘舆’舆之四角,或植以杖,或交以板,用表敬天。”可见这是祭祀天神的表征。
而拉资祭祀的是什么神呢,藏族百姓说,他们有转山的习俗,他们拜祭的是山神。实际上山神崇拜的文化因子包含着天神崇拜的文化因子。在藏族的神话体系中,纯粹的天只是一种与原始人生活脱离的象征神,也没有以天体为主形成的主体神,更没有出现一个完全的类似于其他民族的神话王国。这点是藏族的天体神话与蒙古神话很大的不同,但是不能说明藏族没有天神神话。藏族民间苯教对天神的认识,是在山神基础上的,与后来佛教传入后产生的众多天神有很大的区别。古代藏族说冈底斯山就是一架上下天界的梯子,是一条天绳或木绳,连接天空和大地。[12]“山神的某些特点使得古代藏族把他们意识中的有关天体的认识与山神神话联系在一起,结果是居住在山顶的神灵与天体崇拜领域的神灵结合了”。[12]这点前有所叙。总之拉资和敖包都是游牧民的先民天神信仰流传、变异至今的遗留物,是古代先民天神信仰的表征。
[参考文献]
[1]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147.
[2]佟锦华.藏族民间文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3]丹珠昂奔.藏族创世神话散论,藏族文化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145.
[4]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9.21,24-25.
[5][意]图齐,[德]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昇译,王尧校订)[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496,501,424.
[6][俄]道尔吉,班扎罗夫.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Z].内部铅印资料.
[7]恰白,次旦平措.论藏族的焚香祭神习俗[J].中国藏学,1989,(4).
[8]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121.
[9]布尔林(沈颖译).成吉思汗[M]. 中训团印刷所,1948.
[10]盖山林. 阴山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77.
[11]丹珠昂奔.藏族神灵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6.
[12]谢继胜.风马考.所欲意乐梵音,世界冈底斯雪山志[M].台湾蒙藏委员会丛书,189,188.
(原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