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郑小枚]“歌”与“谣”源流辨析
  作者:郑小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10 | 点击数:17439
 

  二、谣体的“脚力”

  早期诗歌分途产生于何时,持续了多久?这些关于“谣”与“歌”的谜团,已经远远地沉没在深邃的时间幽暗中,无法查究。但可以推论的是,语言的产生必定早于音乐。其一,相对于语言表义的直接性和直观性而言,音乐是较为抽象的表达,是更为高级和复杂的叙述和演绎,就徒歌不涉乐而言,谣是音乐产生之前的艺术语体,是辞与乐结合之前曾经独自存在的民间特殊语式,是一种“前音乐”之物,所以,谣的产生理应早于歌;其二,从谣形式的简单、拙朴上看,乐歌繁复的章节和安排有序的叙述,应是民谣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积累了若干编创和编排经验、并有了专业或半专业的创作者之后才可能出现的,这种先“谣”后“歌”的秩序,符合思维和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规律。因此,“谣”是“歌”的本原,是“歌”之初,是“歌”纯真稚拙的前身。

  就早期诗歌的原始记录而言,遗存文典中蹊跷的是:为什么在史料中,古谣《断竹》被收录,篇章完备的“葛天氏之乐”反而空缺,只留下一个似乎确有又无法证实的传说,不像《断竹》那样有具体的文本记录,即作为一首有“名”的乐歌,它徒有其名,而无实存的歌词。原因是什么?

  对于“谣”,古史辨派以20世纪初西学风行的狂飙突进之猛势,以否定经典、亲向民间的态度,予以了热情的肯定。顾颉刚指出:“《诗经》分为《风》、《雅》、《颂》是由于声音上和态度上的关系;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风》、《雅》、《颂》的界限可以不管,而要看其意义。”当时,蔡元培、刘半农、钱玄同、沈兼士、沈尹默、魏建功、林玉堂等人在北大发起成立的“北大歌谣研究会”,是那一时期对“谣”重新发现而结社研究的学人社团,《歌谣周刊》是这个社团以民间立场对诗歌界的立言,《歌谣周刊》中发表的研究文章,对“谣”的民间性一派赞誉之声。刘半农在《(国外民歌译)序》中指出:歌谣的好处“在于能用最自然的歌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发抒出来。”连不承认歌谣为真诗的朱自清也认为:“歌谣是最古的诗,论诗之起源,便是论歌谣的起源了。”文化人、学人对“谣”的赞誉,究其原因,与当时新诗的歌谣化运动不无关系。

  在此,如何领会谣的“徒歌”本质,是对谣进行界说的关节。徒歌之“徒”是什么?《说文解字注》载:“徒:步行也,从走土声。贲初九,舍车而徒。引申为徒搏、徒涉、徒歌、徒击鼓。”这里的“步行”是“舍车而徒”,即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行为。这与上文中“谣即徒歌,则歌不徒矣”的意思是一致的,其意蕴为“谣”作为一种口头艺术语体,是单纯的语言行为,它与“歌”借助于章曲的形式、借助于乐的伴奏和舞的烘托是有区别的,所以,《说文解字注》中对“徒”的解释,是与“谣,徒歌也”相互对应的。清代学者刘毓崧似乎发现了在这种对应中,尚未被显露出来的某些联系,他在《古谣谚·序》中说:“夫谣与遥同部,凡发以近地者,即可使之远方。”‘唁下之意是,“谣”与“遥”在造字上的邻近,使它们在含义上都有传至远地的意思。细想之下,“谣”、“遥”二字主结构一致,字同音,偏旁不同,无形中沟合了其中的某种流动性:“遥”可凭“走(辶)”动而抵达,“谣”则靠“言(乡)”说传至远地。事实上,谣是一种口口相传而流布着的语体,古史辨派的董作宾,曾运用民俗学方法研究同名民谣《看见她》。他在分析了45首分布于各地的《看见她》后说:“原来歌谣的行踪,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顾颉刚在民谣研究中也曾说:“从上面这些证据看来,我们可以知道歌谣是会走路的;它会从江苏浮南海而至广州,也会从广州超东海而至江苏。”这些研究和说法,暗合了“徒,步行也”的游走性,同时出示了“谣”不同于合乐之“歌”的另一个隐含的特征——行走性。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早期“歌”因其合乐“有章句”的曲式、曲调,需要乐工合乐、乐器伴奏、舞蹈配合,因而滞于特定的庭庙演唱,成为固定“不走”的诗歌;“谣”则因无须借助任何音乐偕同之“徒”本质,只凭普通人的一张嘴,就可像风一样四处飘散。与口传相关的讯息被称为风传、风闻,因而民谣有“风谣”之称,明代文学家杨慎编纂的古代民谣集为《古今风谣》,明代文学家李开先亦有“风出谣口”之说。“谣”藉一口便可成风,而人口下的一双脚,可带着“谣”行走四方,故而“凡发以近地者,即可使之远方”,因此,“谣”是有自己“行踪”的,是“会走路的”。于是,谣言、谶谣便也借“谣”之脚力而流传天下,这种组词的含义,明显地把“谣”的游动性借到了其他言说领域,也把“谣”与其后来被称为《风》的续体之民间艺术的自行流传性,联系了起来。因此,只有深入到“谣”产生时,只能依凭人体自身作为原始传播媒介的原相中,“谣”的民间性才能得到完全的释放——它是一种口传的、游动着的民间语言艺术体式。

  由此反观上古诗歌的遗存,便可以理解《断竹》的留存与“葛天氏之乐”的佚失。《断竹》产生后,便进入了口头传播的渠道,经过无数人口耳相传,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提炼,使原先可能仅仅是两个含混的狩猎意象,精炼成两句工仗的古谣,最后,被撰写《吴越春秋》的史官笔录下来。“葛天氏之乐”却没那么幸运,尽管它很可能是比《断竹》晚出的诗歌,但由于它潜在的氏族仪式乐歌性质,又有八章之冗长,不符合远古文明初开时口传艺术的人本特征,又无符号记载工具可以借助,所以,“葛天氏之乐”终究没能离开祭礼仪式的场域,没能走出本氏族的圈子,没能穿越几代人的记忆,便随着世代的变迁更迭而亡佚了,只遗下一个体系的框架,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的撰稿人只知道“葛天氏之乐”曾涉及了“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建帝功”、“依地德”、“总禽兽”八个方面,但对这些分章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歌诗本身的语言特性、音乐节奏如何,是否具有“葛天氏”一族的族源特征,都无从知晓,因为它没有进入远古时期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民间口传渠道——没有“谣”原始强悍的脚力,只能在仪式主体更换或仪式场域迁移时,自然亡佚。

  《断竹》的留存与“葛天氏之乐”的佚失,在漫长的中国诗歌流传史中,是一种反惯常的特例,这个特例只在初古时空中显效,对文字与诗歌结合后的诗歌传播史是一个倒逆的现象。然而,这个特例却指证了诗歌在生成与蝉变过程中,“谣”曾经存在的粗犷生命力和“歌”于初时的赢弱。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金月芽期刊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曦]对特定场域中侗族民歌展演的受众分析
下一条: ·[诺布旺丹]伏藏史诗:藏族史诗的困境
   相关链接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
·[马丽莎]东乡族口头歌谣的演说场域分类研究·刘艳超][口头诗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1995—2023)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