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研究策略上看,布洛维同时选择了上层官员和下层工人两个阶层进行独立的研究,以便发现宏观权力对微观生活的影响,以及微观生活的变化对宏观权力的塑造。在这里,上层官员构成宏观权力的代表,下层工人则是微观生活的象征。通过对宏观和微观因素两方面的考察,布洛维得出结论:殖民秩序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经济领域里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观。通过对白人公司的具体考察,以及对公司与国家、历史的关系的思考,布洛维从宏观与微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了解释。不难发现,无论是研究对象的选择,还是研究过程,布洛维都兼顾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因素;而且他更是站在宏观权力的角度,而非具体的工人命运和公司策略的立场,来探究赞比亚化的实质这个问题的。
理论的作用
概括来说,扩展个案方法是通过对宏观、微观两方面因素的经验考察,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的。问题可大可小,搜集资料兼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分析时则始终抱持反思性的信条,时时体察宏观权力等因素对日常实践的渗透性和影响力。研究者居高临下地看待具体生活,亦从具体生活中反观宏观因素的变迁。通过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往复运动,进而解答问题。它跳出了个案研究的狭小天地,解决了宏观与微观如何结合的问题。同时经由理论重构,它实现了其理论上的追求,也体现了这种研究方法的价值。
在扩展个案方法中,理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整个扩展个案方法的实施过程都贯穿着理论的角色。透过宏观俯视微观,经过微观反观宏观,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双向作用都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同时也构成了理论重构的源泉。布洛维的扩展个案方法实践,予人最深印象的是他借助理论实现的一系列跨越。除了前述赞比亚研究外,布洛维还在芝加哥南部一个工厂做过机器操作员,在匈牙利的香槟厂、汽车厂和钢铁厂以及俄国北部一个小家具厂有过工作经历。布洛维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充满细节的工厂民族志,而且是深入的理论对话。在芝加哥的工厂,他试图运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发现人们认可美国资本主义的根源。在匈牙利的工厂,他结合撒列尼(Ivan Szelenyi)的阶级结构理论和科尔奈(Janos Kornai)的短缺经济理论去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厂组织和阶级形成的特征。在俄国的工厂,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商品和金融资本概念,发展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在所有这些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从独特到一般、从普通平凡到20世纪晚期宏大的历史主题的大幅度跨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