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韩岁时民俗的共性与个性
中韩两国作为东亚国家,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与历史文化传统有不少共通的地方,因此在岁时节日民俗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总体说来其共同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一)岁时节日以四季农时为基础,主干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立春作为岁时之首,中韩都有送春牛习俗,中国鞭土牛,韩国自官府到民间出木牛,以劝农祈年,强调农事的预测与丰收的祈求。上元节预测年成的习俗中韩皆有,但韩国尤其强烈。中秋是报赛时节,人们以庆祝的方式感谢神灵。(二)享有共同的阴阳合历的历法。岁时节日日期遵循传统历法安排。中韩岁时节日所依傍的是同一节日体系。(三)重视祖先祭祀。祖先作为家族的核心,在中韩两国得到特别重视。几乎每一个岁时节日都是与祖先沟通的机会,节日食品大多与祭祀祖先相关。
其差异点同样表现在三方面:(一)中韩一些重要节日主题明显不同。如上元节中国是社火表演、观灯、夜游嬉戏的热闹节日,韩国上元是祈求丰收、预测年成的节日,没有元宵赏灯内容。四月八日在中国是浴佛节,男女赶庙会,烧香拜佛,结缘;韩国是灯节,人们悬灯观灯,以灯礼佛。虽然同样以礼佛为中心,但表现绝然两样。中国人将佛教信仰限定在特定空间与时间中表达,韩国也有特定时间表达对佛的信仰,但在空间上没有区分,佛教与民俗生活融合的程度似乎高于中国。中秋在中国很早确立了祭月与拜月的传统,原本重要的“秋尝”庆祝丰收的节俗成为中秋节日的附属内容;而韩国中秋以丰收庆祝为主要节俗,没有拜月、赏月节俗,节日主题存在明显差异。(二)中韩节日在节俗精神性质上有差异。中国岁时节俗中的神秘信仰很早就趋向淡化,世俗生活内容居主导地位,虽然强调祖先祭祀,但更重视现实家庭伦理与家庭生活,重视节日中的人际往来与社会公众娱乐。韩国岁时节日保持了丰富的古代信仰传统,有较多的巫术祭仪,人们在节日中表达的主要是与神灵的沟通。祖先祭祀同样是韩国岁时节日的重要内容,韩国祖先祭祀气氛较中国浓重。(三)中韩岁时节日目标有差异。中国岁时节日的主要目标是回归家庭,强调节日中的家庭团聚,重视人情的温暖,当然也有许多户外集体的娱乐活动民俗,但重点在家内。韩国岁时节日也有不少家庭活动内容,但重点在户外,集体、公众性仪式与娱乐活动在节俗中表现明显,它强调村落、社区的精神凝聚与福祉。
中国与韩国岁时节日民俗的共同与差异,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共性的节日文化大多来源于农耕的生计方式与早期的历史文化传统,个性的节日文化源于民族文化内在的精神与心性,这是我们真正理解民族文化的关键之处,也是民族文化身份确定的标志。
注释:
①谭麟《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陈云根《民俗志文体论》,《中国民俗学年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③《风俗考义》为陕西合阳人许琰所作,此本流传不广。合阳民俗学研究者史耀增发现该书,并提供给笔者。特此致谢。
④《东国岁时记》“序”,朝鲜光文会,1911。
⑤钟敬文先生1935年在《艺风》第3卷第8期上发表了《东国岁时记》一文,他说:“这书,无疑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书。它的卷帙虽不繁富,它在学术界的地位,虽尚没有被学人所公认,但它不愧是一部切实有益的'民俗志',而迟早将必有人发现其不可轻视的价值,这是我敢于断言的。”“这书,最牵惹我们的注意的,自然是其中和我们的古俗乃至现存在习俗相同的许多记述。”
⑥《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元旦。
⑦⑧《东国岁时记》正月元日。
⑧《东国岁时记》正月上元日。
⑨《东国岁时记》正月上元。
⑩《东国岁时记》四月八日,“上元燃灯,本是中国之制而丽俗今已废矣。”
[11]《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清明。
[12]《东国岁时记》三月寒食。
[13]《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
[14]《东国岁时记》五月端午。
[15]《帝京岁时纪胜》没有记载皇帝赐夏衣给大臣的活动,但后来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
[16]《帝京岁时纪胜》七月中元。
[17]《东国岁时记》七月中元。
[18]《帝京岁时纪胜》八月中秋、彩兔。
[19]《东国岁时记》八月秋夕。
[20]《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冬至。
[21]《东国岁时记》十一月冬至。
[22]《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
[23]《东国岁时记》十二月腊。
(原载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萧放的博客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