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笔谈]传统的复兴与发明
——特邀栏目主持人语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0 | 点击数:5589
 


  20 世纪的中国经历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大动荡、大变迁的过程中,自清末以来的几代思想先驱者、社会主流思潮都将西方的社会图景或政治理想当作先进社会的标准,将传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视为祖国贫弱的主因,而采取引进西学、放弃传统甚至搞臭传统的态度和做法。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方面现代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文化更加迅速地流失,一方面社会各界包括民间和官方都逐渐认识到否定传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保护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也有了复兴传统的各种努力和表现。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生长和适合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文明形态,必定与目前正在建设的现代文明有许多不契合的地方,不能原封不动地继承。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所选择、改造以至创新。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也可叫做“传统的发明”,这是一种似乎较为激进的提法,然而早有先例。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中用许多实例说明1870 – 1914 年间的欧洲就是“大规模生产传统”的时期。目前在我国,这正是富于现实意义和学术前沿性的问题。

  2009 年3 月初,在德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召开了一次名为“传统的复兴与发明”的小型国际学术会议,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王霄冰博士是这次会议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这里要特地向她所付出的智慧与辛劳表示感谢。本专题的6 篇论文绝大部分是从参会论文中选出的,主要从民俗学或人类学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继承、保护和改造传统民俗文化的问题,有宏观的理论研讨,也有个案的或工作实践方面的探索。

  周星教授的《古村镇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再发现”》试图从总体上、根本上讨论古村镇在当代中国被“再发现”的背景、缘由、意义、价值和表现,以及古村镇文化遗产的调研和保护的相关问题。论文引证了全国范围内相当多的古村落资料,结合“五四”以来约百年间古村镇及传统乡土文化所遭受的不同境遇来审视当前状况,体现出民俗学者兼社会学者、人类学者的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作者十分充分和透彻地分析了现代化背景下古村镇文化景观对于都市人的吸引力和旅游价值所在,以及古村镇居民和当地政府为迎合外来观光者的审美需求而对古村镇加以保护、开发和文化展演的情况,这些论述正好体现了民俗主义理论的视角、观点和分析方法。但论文内容不限于此,作者将古村镇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联系,并指出当前做法对当地居民的民俗文化、自身现代化要求的相对忽视等,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和民俗学者的专业眼光。

  张举文博士的《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很敏锐地抓住了文化传承中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为什么有些传统得以保留或以变异的形式存活,而有些传统被舍弃?民众选择传统的依据或其内在选择机制是什么?他提出了一对很新颖的概念:有效性与生命力。生命力指共时的实用性,有效性是从历时角度来看具有顽强传袭力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传统传承的实际状况。作者对这一对概念做了较充分的界定,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是能自圆其说的,据此分析传统传承的内在规律显然来得更为深切。

  周越博士的《“做宗教”的模式》概括了中国宗教信仰活动的5 种模式,这些模式涵盖范围很宽,既涉及到佛教、基督教等外来的制度化宗教(大宗教),也涉及到源自本土的包括巫术、神灵崇拜等的民间信仰,以及也被称为宗教的“儒教”;既考察社会上层、知识精英主导的仪式,也考察社会中下层、不识字民众传承的活动;既有历史资料,也有现代案例。论文将不同渊源的所有信仰活动归并考察、一同分类,强调其共有的中国化、民族文化传统特色,以及各种模式的交融混合,而着笔重点在民间信仰方面。

  王霄冰博士的论文《礼贤城隍庙:地方历史与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是关于浙江省一个地方庙会的个案研究。她引用了法国社会学家诺拉的“记忆之所”的概念,用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来审视礼贤城隍庙及其庙会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在当地承担的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功能,认为近年城隍庙的重建和庙会的恢复是在重构地方历史、接续民间记忆。

  邱国珍教授和陈洁琼女士的《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也是关于浙江省一个地方庙会的个案研究。论文重点不是记述庙会细节,而是分析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重构和复兴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民众、政府与专家三方之间的互动、协调与配合。由“抬佛”到“汤和节”的换名、由“城隍爷”信仰到民族英雄敬奉的转型,宁村七月十五节会完成了文化记忆的重构和地方传统的复兴,其间有较多的“传统的发明”的成分,这种三方合作的文化展演策略和实践就目前来看是有效和成功的,至于是否能够成为传递久远的新传统,尚需时间检验。

  笔者的《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以浙江省楠溪江流域苍坡古村为个案》通过对一个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深入研讨,以个案资料验证了民俗学界当前呼声很高的一种前沿性观点: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而且必须采取适宜妥当的保护方式满足村民的现代化发展需求。该文以个案研究与周星教授的全景式论析正相呼应,二者内容相近,见解也有相通之处。

  民俗文化虽被称为“小传统”,但确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和活态体现。在当前社会重视的传统文化保护、重建与复兴的工程中,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份额的民俗文化方面的工作无疑是重头戏。本栏目关于民间传统的6 篇论文,希望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复兴与礼仪重建有所贡献,并引起学界关注。       

  (专栏主持人:黄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涛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彭兆荣 徐杰舜]我非我与“学术浪子”
下一条: ·王明珂:宁愿做台湾学界的“毒药猫”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
·[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