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陶立璠]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联系和分野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3 | 点击数:16979
 
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来,民俗学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侧重点不在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评价。而在民间创作和传承的民俗背景方面。鉴于民间文艺学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以民俗学在处理口承语言民俗资料时,应与民间文艺学有所分工。这种分工大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民俗学研究的重点,不在民间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上,而要紧紧把握民间文学传承的民俗特征以及具体民俗事象的关系;
第二,民俗学研究特别注意民间文学的民俗表现,即民间文学是怎样表现民俗事象的,借以探讨民间文学与民俗生活的关系;
第三,民俗学对民间歌手、民间故事讲述家在口承语言民俗传承中的作用,给予特别的关注,对其创作方式,创作内容,传承路线、听众反映均加以细致研讨;
第四,民俗学还要着重研究口承语言民俗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关系,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揭示语言民俗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第五,民俗学对口成语言民俗的研究,以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只作研究时的参考。
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联系和分野,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的老课题,它伴随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时被人们提出并加以争论,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并未彻底解决。今天当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迅速发展,各自形成独立学科的形势下,认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分野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目前国际上对民俗学的研究就其理论和方法已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比如日本的民俗学研究已从一般基础理论的阶梯从细分化,向专题化发展,建立了许多民俗学的专题研究会,如社会传承研究会、女性民俗研究会、佛教民俗研究会、山村民俗研究会、日本民俗建筑学会,日本民具学会,日本生活学会等。同时还出版了许多民俗学专门化词典,如《日本社会民俗词典》(日本民族协会编)、《日本民俗资料事典》、《日本民俗地图》(文化厅编)、《民俗事典》(大家民俗学会编)、《民间信仰辞典》(西角井正庆编)、《日本祭礼行事辞典》(宫尾西格欧编)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和民间文学宝库极其丰富,研究者只要在自己的领域里肯下功夫,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第二,有利于研究机构的建立。目前我国民间文学机构,即中央和地方的民间文艺研究会尚无专门的政府机构。学会作为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挂靠单位很不统一,大部分由各地的向文艺研究会代管。这样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均得不到保证,对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也是多年来我们将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混为一谈带来的直接后果。第三,有利于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解放三十多年来,民间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虽然历经曲折,但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上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数以千计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的训练,老中青结合形成学术梯队。特别是钟敬文先生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教学,研究六十年,培养了一批有为的学术带头人。但民俗学研究队伍的培养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最近几年来,有些高等院校开设了民俗学课程,全国在北京师范大学就学的硕士研究生仅只四人,这和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民俗打过不相称。面对丰富多彩的民俗宝库,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队伍去开发、研究,我们需要民俗学的阵地,要使搜集、整理、研究的成果有园地发表。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份全国性的民俗学杂志或理论刊物,只是在民间文学刊物上开辟一个民俗专栏,这种现象也是不正常的。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对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联系和分野的一点粗浅认识,谈出来抛砖引玉,以期和大家共同讨论。
 
[①]杨堃《民俗学与民族学》,《民俗学讲演集》第7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
[②]《民俗学入门·序》,《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本文原载:《南风》1987年第五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下)
下一条: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