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总的看来,近百年来民间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呈现出逐渐明晰化的特点,这对于民间文学学科而言具有关键意义。“学科对象的逐步明晰化既是学科自觉的标志,也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价值取向使用不同的价值范畴,学科历史由此而演进”[11]。也就是说,民间文学本体问题是一个民间文学学科的首要问题,对其理论研究史的梳理也反映了学科史的基本线索。我们有必要在描写本体探索的基础上,分析其局限性,进而思考它对于民间文学学科的影响。
第一个时期的民间文学本体研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民间文学本体的多元观;一是本体论研究与方法论研究的结合。著名哲学家奎因认为,科学研究既是本体论的也是方法论的:它不仅是表现为来自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理论的最终结果,而且是对世界进行科学的真实写照的方法论的出发点[2](P16)。多学科学者对民间文学的普遍关注与深入探讨,都体现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为民间文学的本体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空间。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探讨大多缺乏本体自觉,其研究立场均以本学科为出发点,从而在本源上决定了民间文学本体研究的非独立性,影响了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也就不可能开展全面、系统的民间文学本体探讨。
第二个时期,民间文学本体研究因借鉴苏联民间文艺学理论,相应地建立了学科体系,因而具有独立的本体意义。后来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加之本体认识的单一化,本体研究最后实际上已经偏离了学术轨道,成为政治和阶级学说的工具。
第三个时期,是我国民间文学本体研究的辉煌时期,不仅在方法论上得到丰富,而且本体研究的深入程度也有质的飞跃。但从规范和严格的本体研究来看,自觉而深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民间文学论坛》连续刊载文章批评和总结民间文学的本体论研究,这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而严肃地反思民间文学本体研究的本体批评,也是学术繁荣期民间文学研究具有独立学科意识的重要标志。毕尔刚的《在文学表象的背后——民间文学本体论思考提纲》[12]认为,民间文学理论最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民间文学本体的认识只停留在初步的表层结构的分析上,对它的深层结构尚未进行深刻的洞察和剖析,还没有真正将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来加以研究。文章对民间文学本体理论的不足作了鸟瞰式的批评:理论研究对民间文学的个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是从一个平面来观察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一些基本概念、命题和范畴,大多是借用一般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理论,这对于作为特殊文化体系的民间文学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对于民间文学概念范围的理解上,通常只是从其表层结构的特征上加以分析,忽视了作品的内在结构,少有从学科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去总结其特征。这一本体论的自觉批评较为准确地指出了民间文学研究本体意识薄弱、理论依附性强、问题探讨缺乏深度等。另一篇文章是徐新建的《民间文化:走向复归的第三世界》[13],以自觉的本体意识对民间文学理论作出了深刻检讨。文章认为,以往的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研究忽略了它作为民间文化形态之一的本体特质——民间性,而多局限于其表象特征如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从而非但未建立起确有必要的“学科意识”和“独立体系”,反倒出现了大有被其它学科,如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神话学等肢解瓜分乃至全盘取代的危机。上述本体批评作为繁荣期的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性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史价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民间文学本体研究更为普遍地运用人类学方法,人类学倾向愈来愈显著[14],以至于逐渐失去对其文学性与审美性的观照。1997年国家学科调整将民间文学由文学的二级学科改为社会学的三级学科,一定意义上与这种研究倾向有关。为此,许多著名学者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危机现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刘锡诚认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将民间文学降为三级学科,这一行政决定导致许多高校文学系的民间文学课程变为选修课或干脆取消了,许多老师和研究生都纷纷转向民俗学或其他学科。这无疑是个错误的决策,应尽快改正过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15]钟敬文晚年的重要文章也曾多次谈到民间文学学科的危机:“有些学者看到国内外社会学、社会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等一时势头旺盛,认为民俗学学科的存在已是‘强弩之末’,其所属口承文艺命运的不济,就更不在话下了。这种学界新思想表现的一端,就是若干原来口承文艺的专门刊物,近年来都先后变质了……它使那不明学科底蕴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感到方向迷离,心情困惑。”[16]这是从研究者的角度谈学科危机,但归结点也是学科理论的不足(包括学者对学科理论的认识不足)。
自从一九八四年《民间文学论坛》创刊,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步入了她振奋人心的黄金时代。从层出不穷的专题讨论,从扎实不浮的材料梳理,从青春焕发的学科队伍,从全面深入的理论译介与探索……我们看到了一个杂志对一门学科最为关键的引导力量。同理,当《民间文学论坛》于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烟消云散时,我们的学科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与阻击。仅此而言,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价值学上的意义,也即是说,《民间文学论坛》为民间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更为本质的思考是:从《民间文学论坛》的角度观照我国当代民间文学学术史,我们会了解到什么?我们会不会得出一些全新的学术结论呢?
我极其粗略地清理《民间文学论坛》近百期的专题情况与发稿内容,却隐隐约约的触及到了我国当代民间文学学术史的一些真相与轨迹,如果稍加夸张的自主一说的话,我简直可以断言,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就是《民间文学论坛》的运动史与影响史。由这一意义引申开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撇开《民间文学论坛》去考察学术史,将会一无所获。而要清理我们的学术史,就得认真的从学术的层面去审视《论坛》,去研究《论坛》,从而于我们的研究有所裨益。
另外,《民间文学论坛》树立了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模式,一度时期而言,繁荣了民间文学研究,但就长期的影响而论,则局限了多元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