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田兆元]中国神话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29 | 点击数:11153
 

 

  【摘要】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神话史研究者主要是茅盾和顾颉刚。茅盾的进化论是历史的视角,但其视野仅及原始社会;顾颉刚的专题神话史也是过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话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后期,袁珂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神话史研究着眼于神话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社会矛盾与神话的运动中把握神话历史发展轨迹的。对待原生态的神话和次生延续的神话,是神话史研究不得不辨析的大问题。

         关键词:神话;神话史;若干问题

 

  一

  中国的神话学研究,没有很好地重视神话史研究。有那么多的人从事神话学研究,但是,只有很少人做真正的神话史的研究。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历史的支撑,结果会怎样呢?假定中国文学没有文学史,那个文学的理论就会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神话学的研究论文和论著已经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是,关于神话史的理论和神话史本身的论述却不是很多。冠以《中国神话史》之名的目前只有袁珂先生的那本《中国神话史》,这与丰富的中国神话的实际是多么不相称!在我们讨论中国神话史的相关范畴和神话史的撰写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看我国学者对神话史的撰写情况和对神话史理论的探讨情况。

  20世纪前期,中国神话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神话史的撰写并不是很多,众多研究只是在对神话的一般描述中,谈到了相关的神话史的问题。其中,茅盾先生的神话研究虽然没有冠以神话史之名,但是,却谈论了许多关于神话发展的问题。

  由于茅盾的神话学理论主要来自泰勒、安德鲁·兰一系的进化论人类学学派的学说,因此,他对神话的研究很自然就是历史的视角了。进化论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主义的学说,重视起源和发展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进化过程。他们会谈到文化起源的“万物有灵论”,然后还会提出文化发展的阶段。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是原始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是进化论史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他强调,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泰勒看来,神话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如它曾经转化为历史,在现代文明到来时,神话丧失了文化主流的地位,变成了“遗形”。这是一套比较简洁的学说,清楚地表明了一种文化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神话也要遵循这样的历程。这种观念基本上被茅盾继承了,他还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情况作了发挥。除了信奉神话之“遗形”说外,茅盾论述的“几个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神话史的前提。其一,神话历史化。这本来不是他的发明,因为泰勒在《原始文化》里用较大的篇幅讨论过这些问题,但是,茅盾在讨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化过程时,有较为丰富的案例,因此令人信服。其二,演化修改。将质朴的神话文雅化,典型的例子是茅盾对西王母故事的演化分析,体现出明显的历史感。他指出:神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一代一代地加以修改。茅盾接受的神话学的理论资源是进化论的,其神话学的主要对象是原始社会的神话,流传下来的则是“遗形”,所以,茅盾所研究的神话的范围,整体上便不出秦汉。他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注意到各民族的神话以及灾异迷信的内容,但是,他很明确地说,研究是要注意这些变质的神话混入神话里去,把原始的神话弄得不独立。这样的神话观也就决定了神话历史的长度,所以茅盾所论述的神话历史很短,基本局限在原始社会的“遗形”方面,秦汉以下就不在其探讨研究的范围了。[1]

  20世纪前期,还有一位重要的神话学研究者,那就是历史学家顾颉刚。他的神话学研究是把一部分历史还原为神话,而层累地造成古史的观念,本身也是通过过程的分析得出的,这也便是历史的,所以,古史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神话历史的分析。但是,顾颉刚先生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神话学研究,而是为了历史学研究,因此,他无意写一部神话史。他对神话学的杰出贡献是他在对历史文化的洞察中做出的。

  顾颉刚先生也认为神话被历史化了,但顾颉刚先生对神话史的研究的主要贡献是神话专题史研究,其中,他对鲧禹神话的演变研究和孟姜女传说的发展研究具有代表性。

  鲧禹神话的分析是古史辨派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分析了鲧禹由天神转为伟人之后,他又分析其治水神话的发生。那么这种演变的动力是什么呢?顾先生指出:“我们追原鲧禹治水传说的所以改变,实由于战国时期的时势。在战国的时候,交通四辟,水利大兴,人们为防止水患,就盛行了筑堤的办法;为利便交通,振兴农业,又盛行了疏水灌溉的办法。但是筑堤的害处多而利益少,疏水灌溉则是有利而无弊的事,所以防洪的典故便渐归了上帝所殛的万恶的鲧,而疏洪水的典故就归了天所兴的万能的禹了。”[2] (P164)现实生活是神话发生和演变的动力,这是顾颉刚先生研究神话专题史的一个基本视点。

  孟姜女是顾颉刚先生专题神话史研究的经典代表。自春秋战国至于明清,从杞梁妻到孟姜女,传说从历史演为神话的线索分外明晰。孟姜女的故事虽然所剩只是残篇断简,但在历史学家手里,其演进的轨迹被清晰地勾画出来。虽然顾先生对孟姜女传说的清理十分勤劳,但故事演进历史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难以回答,如孟姜女怎样和杞梁妻合流,为什么会合流,顾先生自己也感到茫然。但在讨论唐代的哭倒长城的故事时,顾先生认为是唐代繁重的徭役造成了民众的怨声载道,战争造成了男子的死亡,闺中的悲愤借助杞梁妻哭倒长城的故事倾泻出来,这就是唐代杞梁妻故事流行的成因。[3] 虽然顾先生的主要精力在搜集各朝各代的杞梁妻和孟姜女的故事文本,但是,他的像对唐代的这样不多的分析,试图表明:神话故事的演变是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田兆元]愚公移山:建构出来的精神与精神病
下一条: ·[孙正国]20世纪民间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及其局限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刘蓓]精神人文主义视野下旅游景区中的神话主义
·[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