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田兆元]愚公移山:建构出来的精神与精神病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9 | 点击数:7504
 


  愚公移山不是传统的中国精神代表的故事,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踏实勤奋与虚妄幻想奇妙结合,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精神症候,其实也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

  愚公移山,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它的传播,与其文本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有直接的关系。哪种渠道会被编入中小学课本的传播力强大呢?没有的,如今的于丹易中天的讲演,在央视上不断播放,也不会比中学课文的影响力大,这是因为课文一旦编入,会被强行接受。强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通过课堂,不厌其烦地领读,讲解,有的还要强制性背诵,相信没有能够拒绝。一篇好的文章被选入,那真是功德无量;一种好的解读,那也是惠及千万人千秋万代的好事。当然,要是一篇糟糕的东西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去,那真是贻害天下,坏透了的事情,而一种愚蠢的解读,更是不仅会把一篇好的文章糟蹋掉,还会让人弱智。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可能中国的学生是没有人没有读过的,因为毛主席有一篇同名的文章叫《愚公移山》,写于抗战结束的1945年,同时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毛泽东为了号召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拿出这个故事,希望民众像老愚公一样富有战斗精神,这是他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的体现,结果,人民群众把腐败的国民党及其军队打垮了;1957年,毛主席为了弘扬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他为一个叫厉家寨的地方题词,这样写道:“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据说,当时的厉家寨很有名,国内外很多人来参观。但有趣的是,这个第三句的厉家寨的好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被删去了,我打赌今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不知道这个厉家寨在哪里了。很早就只剩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样一句的题词,伴随着他的龙飞凤舞的书法,飘扬流行在神州大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找出这样一篇《愚公移山》的课文来,真是太好理解了。

  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过去似乎并不太流行。那部著名的古文文选《古文观止》没有收录这篇《愚公移山》,而更古老的一部选本《昭明文选》也似乎没有这篇东西。显然,找这样一篇东西还是很不容易的。我想这篇东西并不是中国精神的代表,我们有关于勤劳的故事,但我们不会对于挖山很感兴趣,这至少让大家感到是不是坏了风水,山岂是好随便乱挖的?再说,让上帝来背走两座大山,这也实在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想像。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伦,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顺应,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一种影响不大的另类。我们不会把一个勤劳的故事拿来作为一个打仗的鼓舞的故事,也不会把勤奋的故事拿来作为改造山河的故事,因为这两者都不符合人文精神,是一种禁忌。

  我可以武断地说:愚公移山精神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精神,而是二十世纪的一种建构。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个故事,我们开始相信,我们就是愚公的后代,我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篇不足三百多字的小文章,在中学教学中,要安排两到三个课时,加上预习复习,还有作业考试,仅仅在中学就要耗费很长时间,都是难以计算。而这是一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学生花费的时间将会更多,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会监督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而一个学习稍微好一点同学不会不能背诵《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教师对于该寓言的解读,清一色都是顽强精神,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为根本。这是初中课文,假如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则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都应该背诵该课文,那么,中国人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人数会超过任何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的人数,它是如此强势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灵和骨髓之中。

  再加上毛泽东的著作《愚公移山》曾经作为老三篇之一,要求背诵;“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题词随处可见,媒体形象加上制度贯彻,愚公精神成为中国的精神力量源泉之一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建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文化建构,它本不是传统,但因为是一篇古文,便代表传统的形象,与现实的结合密不透风,成为中国精神的代名词之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8-11-18 10:12: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巴·苏和]解读中国蒙古文学学术史
下一条: ·[田兆元]中国神话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关链接
·[贺照田]寻求安置精神主体的资源与道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