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盟誓与孔子信义学说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大约是春秋末期“周文疲弊”之时。但他精通六艺,对历代的典章制度特别沉迷。他仔细研究西周的典章制度,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⒁他对春秋时期诸侯国违反周礼的某些行为表示出极大的不满。鲁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高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孔子希望以法先王、克己复礼的方法,使当时动乱的社会恢复稳定,人民的痛苦减轻,建立起一个仁爱的理想社会。
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6)孔子一生从政时间不长,他的很短的从政经历是在鲁国,他的政绩可佳,可谓三年有成。初时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据说,他以周礼治中都,他把这座城市治理得很好,“一年,四方皆则之” ,(17)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城市风气大变,臻于至治。后鲁定公提拔他为司空、司寇。他治理鲁国也很成功。“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8)这是近于完美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度中男尚忠信,女尚贞顺。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作为鲁定公赞礼的相,陪同鲁定公去夹谷与齐侯会盟,并斟酌修改了盟书。史书记载这次会盟的经过说: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指莱人)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盟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19)
面对齐侯,孔子以“礼乐”为依据,讲诸侯盟誓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使齐侯放弃了那不光彩的雕虫小技,也迫使齐国归还了鲁国的部分土地。夹谷之会因此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盟会之一。对于作为周礼一部分的盟誓,孔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他希望通过盟誓,使国家获得安定,也使信义得以重建。
孔子不仅自己热衷盟誓行为,倡导上对下、诸侯之间、个人之间要讲信义,更是热衷于将这种理念传授给他的学生,对学生志做盟官调节诸侯间的纷争、以信义解决问题的思想大加赞赏。《论语·先进·侍坐章》载,孔子与学生谈话问他们将来的志向时,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为国以礼”,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方式,故对公西华的矢志做盟官的志向大加赞赏曰:“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也就是说公西华的志向很高。孔子热衷盟誓、注重盟誓对社会稳定和群体间交往重要性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
在春秋、战国交会之际,即使盟誓行为已成为诸侯间的外交策略,背盟事件屡屡发生,但在孔子弟子依然坚持有盟誓就必须守信,不打算遵守的盟就不要结盟的原则,这不能不说与孔子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如子贡就认为,盟誓必以信用为前提,如不打算遵循的盟,就不必结。《左传》载:“吴子使大宰否请寻盟。(鲁)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20)吴国这次寻盟不是为了友谊,而是为了一百头牛,鲁国负担不起,也就不再寻盟了。子贡称盟可寒,即淡化解除联盟关系,因为鲁国若再与他们续盟,可能不能守约,故不再与吴国结盟。子贡的行为,表明了孔门对盟誓的一贯态度。这足以证明,孔子学说的形成与盟誓中蕴涵的尚信理念的渊源的关系。
孔子的言行、思想保存在由其门人整理成书的《论语》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崇尚《周礼》,以《周礼》的思想、原则评价时人言行的中心理念。他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实施“仁政”,也就是使自己的言行不仅在形式上合于《周礼》,而且要使礼赋有内在的意义——仁。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恢复“周礼”是孔子的理想,“仁”是行“礼”的基本原则。他不满当时礼乐日益形式化的现实,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2)强调人的自觉才是礼乐的保障。《论语》中虽有一百余处提到“仁”,但却没有给“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那么谁合仁道呢?春秋时期的霸王盟主齐桓公及其帮手管仲合仁道。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赞扬齐桓公、管仲所为谓“仁”:
子曰:……,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蜥蜴残梦 2006-09-03 11:56:2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