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明结婚”仪式的逐步规范化
作为一种西化的新式婚姻仪式,“文明结婚”体现了一套新的婚姻礼制和婚姻观念。举行“文明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去命馆合婚,而是到婚丧用品服务社买两张印好的结婚证书,填上新郎、新妇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到举行婚礼时,由证婚人、介绍人和男、女双方主婚人用印,就算成了。
证婚人是男、女双方共同邀请的,一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群众中有威望的长者。主婚人则是新郎、新妇双方的家长。结婚典礼可以在家里举行,也可以在饭店里举行。事前由男、女双方家长出帖,邀请亲友前来参加婚礼。迎娶时,一般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到达女家后,新娘由伴娘搀着,手捧鲜花束,由两个小孩拉着头纱,在乐曲声中踏过红毡子上车。到男方后,新郎向新娘三鞠躬。新娘下车后,来宾们即扬起“文明结婚五色纸”,表示庆贺和助兴。
迎娶过程及典礼时,新郎身穿黑色燕尾大礼眼、白衬衣,系黑色领花,戴白手套,戴高筒礼帽;新娘身穿白色礼服长裙,肩披白色罩纱,头戴花冠、花环,由一位穿同样礼服的“伴娘”陪伴。礼堂正中为证婚人,右方为介绍人,左方为男、女主婚人。结婚典礼仪式由司仪掌握进行,具体仪节为:一、司仪人入席,面北西首立。二、赞唱。三、奏乐。四、男宾入席,面北东首立。五、女宾入席,面北西首立。六、男族主婚人入席,面南东首立。七、女族主婚人入席,面南首立。八、男族全体入席,面西东首立。九、女族全体入席,面东西首立。十、证婚人入席,面南居中立。十一、介绍人入席,面南分左右立。十二、纠仪人入席,面北东首立。十三、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入席,面北并立。十四、男宾相入席,面北在新郎右首立。十五、女宾相入席,面北在新娘左首立。十六、奏乐。十七、证婚人读证书。十八、证婚人用印。十九、介绍人用印。二十、新郎新娘用印。廿一、证婚人为新郎新娘换饰物。廿二、新郎新娘行结婚新礼,东西相向立,两鞠躬。廿三、奏乐。廿四、主持人致训词。廿五、证婚人致词。廿六、新郎新娘谢证婚人,三鞠躬。廿七、新郎新娘谢介绍人,三鞠躬。廿八、男女宾代表致颂词,赠花,两鞠躬。廿九、奏乐。三十、新郎新娘致谢词,两鞠躬。三十一、女宾代表唱文明结婚歌。三十二、证婚人、介绍人俱退。三十三、男宾退。三十四、女宾退。三十五、新郎新娘行相见礼。三十六、奏乐。三十七、男女主婚及各尊长面南立,三鞠躬。三十八、男女平辈面西立,晚辈面东立,两鞠躬。三十九、男族、女族全体行相见礼。四十、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退。四十一、男女两家主婚人及两族男女全体退。四十二、司仪人员退。司仪退。四十三、众宾相随赴茶点。四十四、宴会。[13]
这是“文明结婚”比较完整的仪式。实际上,在具体举行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它执行,往往有所简化。
清末民初的“文明结婚”礼仪仅具雏形,社会上传统的旧式婚礼仍在风行,而且占据上风。正因如此,产生于这样文化土壤文化氛围下的“文明结婚”,从婚礼形式到婚礼内容都不免新旧混杂、不甚规范。甚至到了三、四十年代,东北各大城市的民间婚礼还往往新旧参半。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顶四人抬的花轿,头前却是一班西乐对前导,由于乐器过于单调,活像是卖洋糖的;有一辆汽车前边弄几个传统式的吹鼓手,敲着一个鼓面直径不足不尺的单鼓,声音很脆,像老北京正月里耍耗子味道,十分滑稽。旧时,有人对此题打油诗,谓“某市结婚不论谱,大个喇叭小个鼓。半新半旧分不清,好像北京耍老鼠。”据四川安县方志记载:“自民国反正以后,新学家有行新式礼者,亦必请媒妁以为介绍,洗去从前一切合婚陋习,但礼仪形式诸多未备,而一般普通人周之者少。”[14]这种情况说明,“文明结婚”从内容到形式都需作进一步改进。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些进步青年对这种新旧参半的婚姻方式颇为不满,开始大胆地抛弃具有迷信色彩、繁文缛节的旧式婚俗,追求西方式的“文明结婚”。与民国初年不同的是,此时新式结婚不仅在上海、广州、天津及江苏、浙江、河北等地流行,而且逐渐普及到乡镇。如四川省江津县“近则有间有用新式婚礼者……订婚之礼,简于旧俗。结婚之所,不必定于男女之家,凡公地皆可焉。”婚礼则有介绍人、证婚人等参加,与大城市情形一致。[15]甚至连贵州开阳县这样偏僻的县镇,也流行起文明结婚:“入民国后,间有采行文明结婚者。民国十六、七年以来,风气日开,自由恋爱日盛一日,去文章繁缛之旧,趋简单明了之新,风气为之一变;而乡间守旧者,多依然如故,要亦不过时间问题耳,终有淘汰之一日也。”[16]
“文明结婚”在各地流行后,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实践,到30年代初,“文明结婚”的礼仪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新旧杂陈、不伦不类的仪式而终于定型。以北平为例,“新派人物既采取文明结婚,就决不将旧礼仪掺在里边;老派人娶采取传统的旧婚礼,也决不把文明结婚的某些形式和内容吸收过来。新旧婚礼可谓泾渭分明,各不相扰。民初那些新旧参半,不伦不类的婚礼绝迹。”[1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5-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