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的礼书不遗琐细的条文规定,深入到消费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活人的饭食、宴请和死人的祭祀品,供什么、吃什么、怎样吃,都有详细规定。饮食是最难分等的,吃什么,怎样吃都是短时间的行为,随意性大,很难进行监督和考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种等分出自古代的记载。《尚书. 洪范》述:"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这就是说只有君主才能作威作福,吃玉食。《礼记. 王制》说: "庶人无故不食珍。"究竟施行如何,难以查证。但是据现代学者考证,当上古之时"庶人除老耄之外不肉食,是可信的。"(参见瞿同祖《中国法律与社会》) 据《礼记. 曲礼》记述,吃瓜的方式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为天子切瓜,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用细葛布覆盖;为诸侯切瓜,中剖为二,再横切为四,用粗葛布覆盖;为大夫切瓜,亦如君王,但不用葛布;为士人切瓜,横断两半,去掉瓜蒂;庶人食瓜,只能去掉瓜蒂,啃着吃。这样细分缕析在今天看来甚为可笑,尽管在实际上未必都能办到,但在古代却是上了礼制的,成为经典的明文。由此可见,中国的饮食习俗,不仅受到生产水平、地域、气侯、民族、宗教等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更要受制于礼的规范,这对饮食行为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促成中华饮食的食俗、食性、食规和烹调理论的伦理化。所以中华饮食文化的伦理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结构性的特征,这种导向具有的稳定传承的内在机制,绵延数千年,它在饮食习惯、人情事理方面蔚为传统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
神圣性是中华饮食伦理的又一要义。民以食为天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实在的人人可及的观念。发明熟食,善于烹调的先人,都被奉为圣人,就是这一信念的具象化。诸如"<古史考>曰,古初之人,未有火化,后世圣人钻燧出火,教人熟食。""<周书>曰,黄帝烹谷为粥,蒸谷为饭。"(《古今事物考》卷七 ) 等记载不绝于书。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伏牺氏织网捕鱼,驯养家畜;神农氏播种耕作,石上燔谷。莫不是因为开辟食源,教人熟食和烹饪的丰功伟绩,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古史上第一个有年代可考的厨师,是近四千年前的国王少康,他因父亲夏相被叛臣寒促所杀,投奔到有虞氏当过庖正即厨师长,后来复国,成为夏朝第六代君主。据《说文》说,少康就是传说中的杜康,还是酒的发明家。善于烹饪而又官至国家重臣的,在史书上也不鲜见。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咏: "彭铿斟雉事帝何飨",王逸注云:"彭铿,好和滋味,善斟雉事帝尧。 "这个号称活了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彭祖,有一手烹调野鸡的绝活,博得尧的欢心,官至守藏史。商朝最著名的宰相伊尹,出身厨师,因为善于制作雁羹和鱼酱,被后世推为烹调之圣。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尚从政前钓鱼、屠牛、卖饭,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成为蹈晦的美谈。
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中,圣人是道德的楷模;这些圣人又是权力显赫的君主和功臣,位列统治序列的顶端;烹饪的创始人和大师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的创造者。这三者的一体化,正是中华文化模式结构的具体反映,也是饮食伦理化寄寓人事的生动体现。
这种观念深入到社会下层,家家户户都有管理烟火饮食的灶神,别小看这一差事,传说中的灶神有黄帝、炎帝、祝融之说,这都是大神;祭灶在先秦还是重典,列为五祀之一。此灶神从执掌灶火开始,权力不断扩大。《敬灶全书》说: "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灶王经》说:"家有灶王经,水火不能侵。"一家人的生活、安危、善恶、功过全由灶神包了,此权力之大,只有人间的王爷可比,因此灶神又称灶王爷,这是三位一体文化模式人格化的典型表现。这个灶王爷,不在天上在身边。人们与上天的信使,共处一个屋詹下,声息相通,相濡以沫,对此常以诙谐的情趣来表示对他的亲切和期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好话多说,不好少说。""粘糕堵你的咀,糖瓜粘你的舌,今夜上天去,好话要多说。""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灶联,无一不生动地表现出,人们是按照自己的面貌和意愿来塑造心目中的神灵。在众多的神灵当中,大约只有这主管饮食之神,最能体现中国人对神的人伦观念,灶王爷才享有这样充分的人情味。
对神的人情味还促使饮食的各种行业,攀附某个圣贤或名人,作为本行的祖师爷,以便就近取得保护。例如,开肉铺的供奉屠狗起家的樊哙;金华火腿供奉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糖坊供奉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豆腐店供奉的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菜铺供奉的是东汉文人蔡邕,酱园供奉书法家颜真卿等等,宗泽曾用火腿犒军,刘安发明豆腐,刘伯温挑过糖担,这些还算有些出典和沾亲带故。至于蔡邕、颜真卿由于谐音而成为菜铺和酱园的祖师爷,就属无稽之谈,更有甚者受到蛋商供奉的太乙真人,就因为在《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出生时是个肉球,被太乙真人收为徙弟,生拉硬拽地把肉球和蛋扯在了一起。( 参见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宗力 刘群《中国民间诸神》) 这些看来是荒唐的联系,居然赢得众多的信徙。泛神信仰和饮食伦理化的导向,肇致饮食行业这些千奇百怪的行业神。饮食伦理的拟人化,是这文化心理的深层因素。
按礼制的规定,饮食不单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个人行为,也是礼制精神的实践,这促使文人学士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吝笔墨著书立说。孔老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炙人口不说,一部《论语》出现"食"与"吃"字就有 71 次,其频率仅次于"礼"( 74次 )。《周礼》、《礼记》、《仪 礼》、《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等诸子的经典名著都有关于烹调的精辟论述。有关烹饪的专书层出不穷,从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齐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一直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朱彝尊的《食宪鸿秘》,佳作迭出。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烹调专著,琳琅满目的食谱。有关烹饪的技法如烧、烤、煎、炙、爆、焙、炒、熏、烙、烹、煮、涮、脍、蒸、煨、熬达数十种之多,可谓世界之最。以美食家自诩,甚或亲自执厨,附庸风雅的不胜枚举。晋朝的愍怀太子有出色的刀工,随意切割一块肉,就能掂出份量,斤两不差。唐穆宗的宰相段文昌,自撰《食经》五十章,又称《邹平郡公食宪章》,厨房称为"炼珍堂"。卓文君当炉视为千古佳话,太和公炙鱼,东坡肉,谢玄的鱼 ,陆游的素馔,张瀚的莼鲈名盛一时。美酒佳肴的诗篇名作更是连篇累牍。如果说古代士大夫鄙薄技艺,对科学技术甚少关注的话,那么对烹饪技艺的钻研和在著述方面的投入,却是一个例外。烹饪园地风景这边独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我们的祖先把伦理观念导向饮食,不仅促进了烹调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烹饪著述的繁荣,而且还创造出有浓厚伦理色彩的烹调理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