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申遗与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记者 黄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04 | 点击数:7782
 


  中新社海口十月三日电 据《海南日报》今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黎锦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成功。

  据报道,全球共有八个国家在此次会议上提交了十二项申请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中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对于遴选出首批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缔约国要承诺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并将可获得专门为此设立的基金的资助。

  联合国评审专家对海南黎锦技艺给予高度评价。对居住在中国海南的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包括他们的纺、染、织、绣技艺,特别是染、单面织和双面绣技艺,专家认为,这些纺织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当前仍然在黎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家还认为,因为黎族人民没有文字,纺织活动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主要方式,而且这一活动进行的方式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非物质遗产。因此,黎族纺织品以一种独有的,堪称楷模的方式为中国棉纺织传统,同时为世界手工技艺遗产作出重要贡献。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邓景华表示,今后海南将重点保护和培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建立传承村、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使该技艺后继有人,同时建立纺染原料基地、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数据库,为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完) 
 

【相关报道】

海南黎锦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海南在线 2009-10-3 8:22:00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海南黎锦(资料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披露的一条英文消息,今晚(2日)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欣喜若狂: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正式批准我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成功。

  此次会议,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了12项申请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3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对于遴选出首批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缔约国要承诺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并将可获得专门为此设立的基金的资助。

  联合国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对居住在中国海南的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包括他们的纺、染、织、绣技艺,特别是 染、单面织和双面绣技艺,专家认为,这些纺织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当前仍然在黎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家还认为,黎族文化的独有特征似乎与他们的纺织品以及纺织过程紧密相连。因为黎族人民没有文字,纺织活动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主要方式,而且这一活动进行的方式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非物质遗产。因此,黎族纺织品以一种独有的,堪称楷模的方式为中国棉纺织传统,同时为世界手工技艺遗产作出重要贡献。

  我省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工作是从去年3月启动的。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邓景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将重点保护和培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建立传承村、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使该技艺后继有人,同时建立纺染原料基地、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数据库,为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 (记者 黄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03日 21:3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一条: ·“妈祖信俗”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岸同表祝贺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邓琼飞]“袍隆扣信仰”对黎族地区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王锦强]海南黎族陶艺:女制陶男莫近·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