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古人的心目中,节日是不同寻常的日子,它可以支配平时的岁月。人在节日的言行必须格外谨慎小心,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节日禁忌。譬如,凡是喜庆佳宴,都忌讳打碎器皿;佳辰令节忌说死、鬼、杀等不吉字眼。非言及此类事情不可时,必择吉言以易之。如死鱼、死鸭改称“文鱼”、“文鸭”。“文”者斯文,状其不动。杀鸡、杀猪改称“伏鸡”、“伏猪”。“伏”者降伏,喻其被宰。伞与“散”在有些方言中谐音,以为不吉,改称为“竖笠”。猪舌头的“舌”与“蚀本”的“蚀”在某些方言中谐音,以为不吉,改称为“猪赚头”、“猪得利”、“猪口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若小儿不守其禁,家长必以“童言无忌”等语祓除不祥。此时此刻演戏,当然不能“犯忌”。否则,观者惴惴,以为不祥。为祝寿、嫁娶、造屋等个人喜庆而演戏,就更要求戏曲的内容切合喜庆气氛,尽可能多地说一些福禄寿喜之类的吉祥语。对这种心理,有人作过这样的概括:“每逢佳辰令节,几万遍作无罪叛亡,绑赴市曹,虽传奇实属不祥;常遇贺喜上寿,数千遭妆刚强猛勇,殁于战阵,即演义亦觉非分。”[1](P.359)由此看来,趋吉避凶的节日心理对戏曲提出了增添喜乐气氛的要求,这个时候扮演“绑赴市曹”、“殁于战阵”的惨烈悲剧或“苦戏”,当然不可能使人们满意。只有那种苦尽甘来、始困终亨的剧作才能给人带来“吉祥”。可见,我国古代缺少以英雄人物的死亡戛然作结的悲剧,与喜庆宴集聚众演戏之俗对戏曲创作的制约有关。
趋吉避凶的心理渗入审美观念,不只是制约着戏曲创作,也左右着戏曲批评。我国古代曾有人呼唤过悲剧的诞生。明代杭州才子卓人月在《新西厢序》中说:“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夫剧以风世,风莫大乎使人超然于悲欢而泊然于生死。生与欢,天之所以鸩人也;悲与死,天之所以玉人也。第如世之所演,当悲而犹不忘欢,处死而犹不忘生,是悲与死亦不足以玉人矣,又何风焉?”[12](P.298)但是,在戏曲批评史上,卓人月的呼喊显得那样微弱。在戏曲批评家之中,虽然还有人提出过“乐人易,动人难”,让人笑易,让人哭难等一些看法,但更高的声浪是:戏曲的最高目标不是让人哭,而是让人笑。戏曲的结局不是让好人死,而是让好人生。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说:“酒以合欢,歌演以佐酒,必堕泪以为佳,将《薤歌》、《蒿里》尽侑觞具乎?”[13](P.236)戏剧表演能否让人笑,成为品评高下的重要尺度。宋庄季裕《鸡肋编》载:“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游赏几无虚辰。使宅后圃名西园,春时纵人行乐。初开园日,酒坊两户各求优人之善者较艺于府会。以骰子置于合子中撼之,视数多者得先,谓之‘撼雷’。自旦至暮,唯杂戏一色。坐于演武场,环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每浑(诨),一笑须筵中哄堂,众庶皆噱者,始以青红小旗,各插于塾(垫)上为记。至晚,较旗多者为胜。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为数也。”[14]在我国许多人的心目中,“乐”的同义语也就是笑;“悲”的同义语也就是“哭”。因此,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被有些人误解为“让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第二, 戏曲贵浅显的特色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大众节日)一般是全民性的,官民共庆,老少同乐,“一国之人皆若狂”。节日“观戏场”往往是男女同观,智愚杂处,老少毕至,万人空巷。节日的全民性使戏曲必须面对涵盖面极宽,层次相当复杂的观众群。戏曲不光要做到“雅俗共赏”,还要力求做到“老少咸宜”。李渔认为,戏曲只有“贵浅显”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戏曲观众的主体主要是文化层次很低的“愚夫愚妇”,只有以他们的欣赏水平为起点,才能保证戏曲观众群的普泛性和稳定性。《闲情偶寄》说,戏曲不仅为“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而且“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浅显”是对戏曲的整体性要求,它表现在戏曲的主题、结构、人物、语言等各个方面。戏曲的主题是单一的、明确的,尽量避免多义性与复杂性。许多剧目的主题不但是一望而知的,而且是一语可以道破的。单一而明确的主题把人们的思维引向一个明确的方位,因而很切合心理结构单纯,希望给他一个明确结论的观众的口味。戏曲的结构模式是“一人一事,一线到底”,故事线索单纯,通常按照便于记忆的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戏剧冲突,尽量避免话剧那种多线条交叉的“团块式”结构,而采用“点线式”来作平面展开。这样,既“了了于心”——容易看懂,又“便便于口”——有利于复述给别人听,很切合欣赏水平不高的农民观众的口味。戏曲人物大多性格极其单纯,公忠者赋予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它以水晶似的单纯美取胜,不太讲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戏曲的语言以浅显为贵。清人黄周星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15](P.120)李渔《闲情偶寄》认为,戏曲语言以“全无一毫书本气”为贵,那种“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的戏剧作品只会令人生厌。但是,一味的“浅显”,有可能失去鉴赏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观众,而且,即使如此,可能仍无法让“三尺童子”、“愚夫愚妇”完全看懂。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戏曲在讲究“悦目”的同时,还注意“赏心”。这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各色人等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第三, 戏曲追求“热闹”的艺术旨趣
如前所言,居住极其分散,交往极不方便,平时很少有机会出门的劳动人民,每逢节日就渴望到人多的地方去看热闹,他们穿红着绿,挈妇将雏,涌向一处。气氛欢腾,情绪热烈。所到之处,喧闹一片。为了满足看热闹的心理需求,为了同喧闹欢腾的节日气氛相一致,戏曲不能不以“热闹”为旨趣。鲜艳夺目的戏衣,神奇怪诞的脸谱,震耳欲聋的锣鼓,惊心动魄的“开打”,响遏行云的演唱,热烈奔放,与“一国之人皆若狂”的节日气氛融为一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5-7-8 2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