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作者:郑传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8 | 点击数:19186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以观众与演员当场交流为特点的戏剧,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寻找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的方法和途径。古希腊的方法是由官方举办戏剧竞赛会。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府分别举办悲剧竞赛会和喜剧竞赛会。政府规定,竞赛会期间全城放假,并给有困难的观剧者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参赛的剧作家和演员,想方设法把受各种条件限制而不能出门看戏的人都吸引到剧场里来,为戏剧集结大批观众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后世许多国家继承这一传统,政府出面组织戏剧演出活动,位高权重的统治者充当著名演员的“保护人”,高水平的剧团成为“内廷供奉”,久而久之,主要由政府操办的“戏剧艺术节”成为西方一些国家连接戏剧生产和消费,传播戏剧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

  我国古典戏曲则没有这么幸运。它从降生到繁荣,一直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和摧残。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戏曲的内容是“诲淫”、“诲盗”两端,聚众演戏不仅影响农事,浪费钱财,而且伤风败俗,扰乱人心,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乱。因此,从元代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颁布过禁毁戏曲的法令,府、州、县地方政权亦从其恶。虽然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侈,拼命追求声色之娱,宫廷蓄养优伶乃至戏班并不鲜见,但绝大多数权贵却贱视戏曲,他们不但不肯“屈尊”出面组织面向大众的戏剧演出,而且对民间敛钱演戏也要横加干涉。旧时,上流社会中人,不但不能与倡优交往,甚至连进入剧场看戏都要被视为“非礼”,有的甚至可能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清代有的皇帝就曾规定,满族官员一律不准登台唱戏,改装潜入戏园看戏者,要革职或流放。[1](P.62)

  尽管如此,戏曲却屡禁不止。相反,它在下层群众中的传播极为广泛、深入。旧时,几乎没有人不会哼几句戏文的。愚昧的雇农阿Q也会唱“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戏文,并能口念一板一眼的锣鼓经来给自己的演唱“伴奏”。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这一艺术细节反映了戏曲在民间广为传播的真实状况。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戏剧能够像戏曲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观众,没有哪一种戏剧能够像戏曲那样深入人心,对人民大众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几百年以来,戏台一直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中心”。那么,受到封建皇权禁绝的戏曲,是凭借什么得以广泛传播的呢?我以为,从演出的角度看,我国古典戏曲文化的深入传播,主要不是得力于居高临下的宫廷,而是得力于约定俗成的民间节日。“观戏场”是我国劳动人民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这一传播媒介反过来对戏曲的艺术面貌发生影响,制约着戏曲艺术的生产。

  一、 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节日在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节日是我国历代皆然的风俗习惯。《东京梦华录·冬至》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2](P.56)此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腊日、社日以及各地的庙会、神诞等,都是备受古人重视的传统节日。单从节日消费这一侧面就能看出我国劳动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平时十分节俭的人,一到重要的节日就把辛辛苦苦积蓄起来的钱财花个精光,有的甚至不惜借债过节。似乎一年忙到头,就是为了那几天。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古人重视节日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节日与原始信仰有密切关系。我国民间节日大多有信仰背景。中元鬼节、腊月二十四的灶君升天节以及名目繁多的神诞等显然与鬼神信仰直接相关;二月二的龙抬头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与龙崇拜有关;七夕节、中秋节与星月崇拜有关;寒食节与火崇拜有关;腊八节、清明节与祖先崇拜有关;上巳节、重阳节与逐疫驱鬼的巫术有关;社日(春社、秋社)与土地崇拜有关。从节日禁忌远多于平时,也可以看出节日与原始信仰的关系。原始信仰是一股巨大的心理驱动力,它能深刻而持久地左右人们的行为。我国劳动群众对节日异乎寻常的重视,与这种神秘的驱动力不是没有关系的。

  古人重视节日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节日与农事相互关联。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对农事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时”——亦即节气。不违时逆令,对于农业能否获得丰收,甚至对社会的安定,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吕氏春秋》载:“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可见,顺时行事,知所避就,则物丰人寿,国泰民安;违时逆令,则天灾人祸,国乃有恐。节气并不等于节日,但在我国,节日大多具有划分农时的作用,有的传统节日(譬如清明、冬至)本身就是重要的节气,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所以我国有不少地方至今仍把节日叫做“节气”。

  古人重视节日的又一个原因,是节日有调节生活的重要功能。节日是生活航船追寻的一个个目标,每个节日都富有不同的无从言说的神秘的吸引力,激励人们一次次地鼓起远航的生命之帆。节日又好像是歇脚的驿站和停泊的港湾,紧张而疲惫的人生之旅有了周期性的顿歇,呈现出一张一弛的鲜明节奏。孔子曾就当时乡民借蜡祭狂欢的情形,阐明节日的作用说:“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3](P.75)节日相对于平时,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对人生却是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短暂的娱乐和松弛冲淡消除了长久的紧张和疲劳,距离不等的节日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旧有平衡,使平淡无奇的生活出现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波澜,使枯燥漫长的岁月增添了许多诱人的生活情趣。假如生活中没有节日,人们会觉得人生灰暗、平淡、死气沉沉、缺少色彩,似乎是行进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倍感吃力、沉闷、疲乏。

  节日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秋社、冬至、腊日等;一类是个人的节日,如诞辰、成年、婚娶、逝世等。大众的节日以一年为期,将本来无始无终的时间,切割成春秋代序的若干单元,标明时令的更替,显示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个人的节日以人的一生为期,将个体生命的整个历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标明人生的发展状态,显示人生每个重要时段的不同价值。一年一度的诞辰丈量着人生历程,每个生日都好像是人生的一级台阶。《论语·为政》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成年意味着自立和社会的认可。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因为它意味着权利和义务,故备受重视,届时都要恭请佳宾,举行庄重的仪式。结婚意味着生命的繁衍发展和家族的兴旺发达,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终身大事”,是人生的重大节日。丧葬在古人眼里并不是生命的完结,而是人的灵魂从一个世界(阳间)转入另一个世界(阴间)继续生活,是人生之大礼,极受人们重视。除殡仪特别讲究之外,“忌日”尚有隆重的祝祷活动。^节日虽短,但却有力地支配着平时的生活。正如日本民俗学者樱田胜德所指出的,节日是平时生活的轴心,“年复一年的生活文化之网,就是以此为轴心编织出来的。”[4](P.119)平时为了节日,节日支配平时。节日的消费,刺激平时的生产,平时的生产又影响节日的消费。我国的节日大多有多重功能,它既是商品贸易的集会,又是文化娱乐的竞赛,也是探亲访友的社交。节日“观戏场”是节日民俗中的重要内容。节日对戏曲艺术的生产和消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5-7-8 21:47

上一条: ·[瞿学忠]仇池山巅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下一条: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重阳节
   相关链接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彭佳琪 王晓涛]再造竹编村:从竹器制作者到竹编传播家·[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刘天旭]浅论影视与民俗文化传播·[李牧]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王卫华 孙佳丰]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代传承 ·[谢灵睿]元杂剧中的岁时节日民俗
·[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叶舒宪]文化传播: 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王晓涛 朱吏]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当下问题研究·[刘启振 王思明]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舒燕]语境化与民间传说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张多]“我就是圣诞老人”:美国俄勒冈州的圣诞节与民众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