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叶舒宪]“学而时习之”新释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6 | 点击数:15209
 


  六、“子曰诗云”——追溯口传文化的神圣教学模式

  由于口传文化的信息传承全依赖记忆,所以像“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一类教训说法背后,潜存着一整套关于记则存,忘则亡的重要哲理。试看新出土的《郭店楚简》中的《五行》篇:

  智之思也伥(长),伥(长)则得,得则不亡(忘),不亡(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型(形),型(形)则智。(24)

        《五行》篇的书写人居然把“忘”写成“亡”字!这就使两字的音意兼通性质得到清晰的显现。能够回忆才可以长久不忘,不忘才能不亡。这就是口传时代的学习观最为重视、极力强调的根本原则吧。孔子那谜一样的“耳顺”说,连同儒家道家共同推崇的“圣”之理想,显然应该上溯到更加倚重听觉记忆的前文字时代,才好理解。《五行》篇接下来就说到“圣”: 圣之思也茎(轻),茎(轻)则型(形),型(形)则不亡(忘),不亡(忘)则 (聪), (聪)则 (闻)君子之道, (闻)君子之道则玉音,玉音则型(形),型(形)则圣。

  在这样的推理文字之中,可以看到口传文化的价值观念在后代书写文化中的遗留物。这里再度出现“亡”字与“忘”字的互换关系,非常耐人寻味。对于口耳相传的信息积累传递方式而言,一旦出现了“遗忘”这样的不幸事件,当然也就意味着祖宗以来世代相传的一切知识文化就都要随之而烟消云散了。这就是为什么口传文化要把遗忘视为万劫不复的最可怕的死亡,从而把“忘”与“亡”的语义关联留给了后代的书写文化。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还是在口语和书面的场合听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样的流行说法。还原到书写文化以前的时代,那只能说:忘记就意味着永久失去,那当然无异于生命的死亡。

  而在“闻”与“聪”,“玉音”与“圣”这一系列口传文化关键词之间,隐约闪现着前文字时代悠久的神圣价值的理念。如果再参考把“金声”写作“金圣”的简牍文字,(25)就可以大体明白“圣”的观念如何深深地植根于唯声(乐声和语音)是尊的十万年口传文化传统了。从“圣”与“声”为同声假借的用法,可以推知从耳会意的“圣”字的造字取象之秘密:耳是人体的唯一听觉器官,即声的信息接收者。以口耳的高度敏锐度为生理基础的“圣”之人格,正是维系口头传统千万年生命力不衰的主体条件。

  孔子对远古声教(礼乐)的悉心向往同他个人对音乐诗歌的极度偏爱,在《论语》中都有很好的说明。至于从《论语》到《孟子》,再到诸子百家的“子曰诗云”式论说格式,同样也是从自古流传在口耳间的诗歌为“圣”化之源头的。“赋诗言志”的特殊文学政治化景观,也需要还原到这同一个源头,才有系谱学意义上的认识。虽然在书写文化的权威拓展之中,远古的“圣”之理想不可能按照原样保留于后世,但是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理想中,不是依稀还可体察到通过“学而时习之”的不断修炼,而弃俗返圣的希望所在吗?总结本文的讨论,孔子本人没有留下书写文本这一事实,并不应该看成是书写文化的耻辱,从而对此加以种种的曲解、掩盖和粉饰;而应看成是中华远古口传文化的骄傲。数以万年计的口头传统的深厚性,使它足以给孔子留下非常宝贵的礼乐诗歌的教学经验。孔子在书写文化取代口头传统的过渡期,依然执着地坚持古老的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在我们的书写文明中存留了口头传统的及其学习-教育方式的精髓——通过口耳之间的不断重复的经久训练,达到身心统一的至高人格修养境界。这正是使儒学获得准宗教性质的根本因素所在。作为对话录的《论语》是这种学习方略和这种人格境界的最好见证。

(刊于《文艺争鸣》2006年第02期)

  注释:

  (1)刘宝楠:《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页。本文引用《论语》皆用此书,不另注明。

  (2)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

  (3) Eric McLuhan and Frank Zingrone, Essential McLuhan, Anansi Press,1995, p.306.

  (4)[美]费思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93-194页。

  (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52页。

  (6)关于瞽朦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与诗歌传授教育制度的关系,请参看笔者的《诗经的文化阐释》第四章“瞽诵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新版。

  (7)孙诒让:《大戴礼记斟补》,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89-190页。

  (8)赵诚:《金文的学·教》,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第51-53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86页。

  (10)参看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2页,“本章极多疑者”以下。

  (11)分别参看: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 年版。张剑:《周易歌谣破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99页。

  (13)Rubin, David C., 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192 .

  (14)参看Rubin, David C., Memory in Oral Traditions ,p .176-188 .

  (15)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212页,219页,223页。

  (16)同上,见第240与241页之间。

  (17)荷马:《伊利亚特》,陈中梅译,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18)同上,第25页,64页。

  (19)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53页。

  (20) 钱穆白话试译:“南容一天三次反复读那白圭之诗,”对“三”的理解过于拘泥于实数,对“读”的理解更是去古越远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0页。

  (21)纳钦:《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78页。

  (22)White,David.A, Myth and Metaphysics in Plato’s Phaedo, London and Toront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9,p.67.

  (23)Daniel,Stephen H., Myth and Modern Philosoph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0,p.55-68.

  (24)(25)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第78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叶舒宪]孔子《论语》与口传文化(摘要)
下一条: ·[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
   相关链接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李扬教授讲授“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传说”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施爱东研究员讲授“故事的结构法则与创编技巧”·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陈泳超教授讲授“仪式文艺的叙事策略”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林玲]神性与伦理:虞舜孝感动天故事的经典化·[陆薇薇]日本口承文艺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走势
·[储冬爱 周俊逸]媒介还是艺术?新冠疫情中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口承文艺研究·[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
·[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孙正国 雷娜]杰克·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
·[施爱东]“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卢云峰] 论“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兼论《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之经典性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撒拉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母题及口承性特点探微
·[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