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中秋节:月光里的温情与狂欢
——选自《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6 | 点击数:45889
 

  三、以赏月宴饮为主要习俗的兴盛期:宋代中秋节

  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其核心节俗还是赏月,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并且留下了比较细致的文字记载。记载北宋习俗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吴自牧《梦梁录》都专设了“中秋”条。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吴自牧《梦梁录》是这样描述南宋汴梁(今开封)中秋节的: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天正好是三秋(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之半,所以叫做“中秋”。这晚月色倍明于平时,又叫做“月夕”。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全都登上高楼,临轩玩月,许多大户人家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在琴瑟铿锵之中酌酒高歌,通宵玩乐。至于平常百姓人家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欢度佳节。即使那些住在陋巷破屋的贫穷人家,没钱买酒,把家里东西典当了也要换些酒来,勉强迎欢。不肯虚度佳节。这晚街上的商铺一直开到五更(约在天亮之时),玩月的有人在市面上络绎不绝。平时都要夜禁,人们不能在夜间随便到街面上走动,这晚解禁。由此记载可见宋代赏月风气之盛。

  作为世俗的隆重节日,宋代中秋节跟唐代中秋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饮赏月,宋代则是全天都过节,中午就纵情饮酒;二是唐代中秋节活动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层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开始参与,但并没到踊跃、热衷的程度。这说明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节日了。朝廷也重视此节,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对南宋中秋习俗的记载与上文所记北宋习俗类似,也同样热闹,但增记了一项内容:“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说明此时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宋代也有很多吟咏中秋月色的诗词。特别是在宋词中,写中秋节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占有重要地位。据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在《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178首,标有“月夕”的3首,没有题序的中秋词29首。中秋词的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在思想格调上,“清奇高旷,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总的趋向。”

  苏轼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苏轼在此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苏轼是在中秋痛饮美酒之后,对月而作此诗。词的上阙写对月宫景色的想象、感悟,下阙转向对人间生活的慨叹,并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下半部分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拟,最后祝愿身处异地的亲人平安,终能团聚,这与自唐以来由月圆联系人间团圆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也在思想上与中秋节的团圆习俗相通。

  宋代中秋节也有拜月的习俗,不过当时的拜月在中秋习俗中并不重要,也不普遍,仪式远不如后世郑重。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宋代拜月主要是少年少女对月祝祷、许愿。据宋代金盈之所写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八月”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颜如皓月。”

  男孩子祝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就是祈祷尽早科举中第,有个大好前程。当时有人作诗说:“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意思是说大家不要惊讶别人考取功名太早,那是因为嫦娥喜欢少年。女孩儿就对月伫立,默默祷告,愿容貌美似嫦娥,皮肤白如明月。

  这本书里还记载了一个传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无盐的的女子,是天下最丑的女人,因为幼年拜月,后来以德行好的理由被选入皇宫,但皇帝没有宠幸她,就是因为她貌丑,没有跟她同房。又一次,皇上在赏月时看到她,见她姿色异常美丽,就很喜欢她、宠爱她,并立她为皇后。宋代诗人刘辰翁有诗《虞美人·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有“笑他拜月不曾圆”一句。这首诗写中秋节下雨,雨后天上阴云不散,看不到月亮,儿女要拜月而不能。按以上记载,宋时祭月与后世颇有不同,一是拜月者是少男少女,明清以后男不拜月,但以成年妇女为主;二是这时拜月仪式比较简略,没有准备食物做供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秋访谈:月色最明夜 人心共赏时
下一条: ·[张勃]中秋节形成于唐代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宋军朋]节日习俗中的避瘟实践及其传承价值研究·[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