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中秋节:月光里的温情与狂欢
——选自《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6 | 点击数:45931
 

  大地负载着万物,农作物在土地里生长,地震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切都导致原始人对大地的自然崇拜。到周代以后,地神一分为二,出现了代表地母的“地”与代表领土、地域的“社”。祭地成为帝王的专利,而祭社则是皇家和民间都可进行的活动。“社神”后来在民间也叫做“土地爷”或“土地神”,但是仍然是地域保护神,跟皇帝所祭的与天公相对的地母神是不同的。

  社神的主要职能被看作孕育农作物的丰产之神,能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正如《孝经•援神契》中所说:“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谷。”其次,它是地域保护神,被认为能保佑在某个地域进行的一切大事。周代天子每年有三次常规的社祭:第一次是仲春祈谷,春耕时节祭社,祈求这一年能得好收成,叫做“春祈”;第二次是仲秋报谢,八月收获时节祭社,向社神报告收成并感谢恩赐,叫做“秋报”;第三次是年终祭社,庆祝一年的收获,求告来年丰收。

  除了常规性祭祀外,在征战、田猎、禳灾等大事时也会祭社。在朝廷举行春祈秋报的同时,民间也举行隆重的祭社活动。人们在社里聚集,祭祀神灵,饮酒看戏。春秋两个社日成为很热闹的节日。

  上古时期,秋社的时间在仲秋即农历八月的第一个甲日。后世改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古时人们认为五谷丰收是由社神掌管的,所以周代就有报社的说法。《孝经•援神契》中有:“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而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礼记•郊特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这是古人在农业科技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对土地的神化和崇拜,唐宋以后社日的宗教色彩淡化,逐渐演变为庆祝丰收、群众集会、休息欢娱的节日。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秋社”条下写道:

  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

  从上述记载可知,宋代的八月秋社是个很隆重的节日。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民国时期,在安徽贵池,农历八月上旬,乡村大半庄稼已经收获,凡是第一次吃新米饭,必须供奉了祖先、家神、灶君、社神,人才能吃,叫做“献新”。在秋社前几天,各家开始准备香烛、纸马、糯米粑,在社日这天献给社令,并在社令神位前行礼,叫做“社令会”。作者把这些习俗都归为“贵池中秋风俗”。

  后来秋社的习俗在许多地方逐渐衰弱以至消失,而中秋习俗越来越兴盛,其中有一部分庆丰收的活动和意味,应该是秋社的习俗融汇到了中秋习俗之中。比如台湾人认为中 秋有“秋报”的 含 义,把中秋节当作福 德 正 神 土 地 公 的 例 祭 日 。 《台湾府志 》明确记载:“ 中秋,祀当境土神 。盖古者 祭祀之礼,与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报也”。他们在田间插上“土地公拐杖”,并用月饼祭祀 。中秋之夜农民还凑钱请戏班子唱戏 ,叫做“谢平安”。所以古代的秋社习俗虽然不是中秋节的主要来源,但是看作其源头之一是有道理的。还有不少地方把中秋节当作土地爷的生日,举行祭祀土地爷的活动,就是把中秋节当作庆贺庄稼丰收的节日。

  中秋之夜举行的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也含有欢庆丰收的意味。

  但是自唐代以来中秋节习俗毕竟是以赏月、拜月、团圆为主题的,庆贺丰收和祭祀土地神是另一种性质的活动,本来是在另一个日子举行的秋报习俗衰亡之后嫁接到中秋节习俗上的。总体上来说,在赏月、拜月、团圆等以月亮为中心的习俗搞得很热闹的同时,庆贺丰收的习俗就显得若有若无,在某些地方明显些,而在大部分地方则没有这方面的意图和活动,甚至尝新粮食俗也被人们整合到中秋团圆宴席之中了。

  (本文选自“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编写:
《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172页。正式出版物有删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秋访谈:月色最明夜 人心共赏时
下一条: ·[张勃]中秋节形成于唐代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宋军朋]节日习俗中的避瘟实践及其传承价值研究·[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