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中秋节在亚洲诸国的传播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5 | 点击数:16859
 


  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还传播到国外。其传播途径有两种:一是古代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文化大国,其文化受到别国追捧、效仿,特别是在东亚出现了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汉字文化圈”,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就随之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二是随华侨传播到世界各地。由第一种途径传到别国的中秋节是由该国全体国民过的,如韩国、朝鲜、日本、越南都是如此;由第二种途径传到别国的,则主要是该国的华侨在过。

  那么,都有哪些国家的人过中秋节呢?本来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中秋节到了别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他们现在还愿意过这个节日吗?下面我们就介绍中秋节在别国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的传播、存活情况。

  (一)中秋节在朝鲜半岛

  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和朝鲜有三大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过得很隆重也很热闹。[1]但相比较而言,在中秋节和端午节两大节中,韩国更重视中秋节,朝鲜更重视端午节。

  1、韩国的中秋节

  韩国的节日体系比较复杂,有传统节日,有来自佛教、基督教的节日,由国家规定的若干纪念日、公共活动日等,但是民众最看重的节日是传统节日。他们认为传统节日才是真正的“节”,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只是“找乐子”罢了。当然这只是随便一说,有些宗教性的节日,信徒们还是很郑重地过的。如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节,是庆贺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的,是佛教徒们的盛大节日;圣诞节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们的重要节日,韩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韩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有的,它们都按旧历来过,而韩国的旧历就是中国的农历。

  韩国的中秋节也在农历八月十五,韩语名称可音译为“寒佳宇”,汉文名叫“秋夕”。其英文名称为The Harvest Moon Festival,意思是“庆丰收的月亮节”,从中可看出庆丰收的主题在韩国中秋习俗中占有重要位置。韩国政府颁发的假期表上采用的另一个英文名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Thanksgiving Day(“秋收感恩节”),这种译法导致韩国中秋节的另一个名称“秋收节”。可以说,中秋节在韩国是一个庆祝丰收和感恩的节日,其“感恩”主要是用祭祀的方式来感谢祖先保佑自家获得了丰收,也包括用送礼的方式感谢亲友等对自己的关照和帮助。

  韩国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送礼、团聚、吃松糕、祭祖、扫墓、庆丰收。

  总体而言,韩国人很喜欢中秋节,把它当作第二大节。节日到来之前一个月左右,各大商场都在大减价,以吸引国民购买礼物赠送亲朋。韩国人很重视人情往来,送礼是临近中秋节时的一个较普遍的活动。但是也有些人借机对权势人物拉拢关系,以送礼为名,行贿赂之实,所以政府曾多次发文限制官员的节日收礼行为。

  韩国人很重视中秋节的家人团聚,把能否回家同父母一起过中秋看作儿女是否孝顺的重要标准。所以每年中秋节前一两天,韩国会发生“人口大迁移”,四千多万人的韩国差不多有三千多万人在回老家的路上,到处交通拥挤不堪。只有春节和中秋节两个节日才会发生这种情况。政府给民众三天的假期,从农历八月十四放到十六,跟春节的假期长短相同。有些公司会延长假期到四五天。

  在中秋节三天中的第一天,主要是家里的妇女们准备节日食品,晚上则是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做松糕,或者叫松饼。松饼是韩国中秋节的代表性节令物品,其位置就像中国中秋节的月饼,没有松饼的中秋节就不成其为中秋节。它外形如月牙,是月亮的象征。松饼的做法是:将糯米粉煮熟,和好,分成饼状的小块,再包上黄豆、绿豆、芸豆、栗子、芝麻等做成的馅料,捏成半月形或贝壳形,跟饺子的形状有点接近。然后蒸熟。蒸的时候,下面铺一层松针,松针的香气会渗入松饼内。松饼也有很多品种,除了上述一般的松饼外,还有“花松饼”“加馅松饼”等。母亲在做松糕时,会向女儿念叨说:“做得好松糕,嫁得好人家。”可见会做松糕是女性的必备技能。第一天晚上松糕做好蒸熟后,家里的人们就开始坐在一起吃松糕了,边吃边聊,体会团聚的快乐。[2]

  中秋节假期的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是节日的主要日子。与中国中秋节的晚餐是正餐不同,韩国八月十五的正餐是早餐,早餐前的祭祖仪式是节日里最庄重的时间。人们都穿上节日新装,一般男人穿西装,女人穿韩服。在祖先牌位或遗像前供上松糕、牛肉、鱼、素菜、新米饭、酒等美味佳肴,还有坚果、柿子、苹果、梨、枣等各色水果。祭桌的摆设次序也很讲究,比如靠近牌位的第一行放勺子、筷子、酒杯、碟子等,第二行摆鱼肉,按“东鱼西肉”的次序,鱼头要放在右边,第三行放汤,第四行放盛着面食的食盒,第五行放水果,按红东白西的次序,即红色的放在东边,白色的放在西边。供桌前有一只香炉,上三炷香。祭祀食品一定要丰盛。近年一个家庭的一桌祭祀食品的价钱在14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000元,当然这么贵的价格跟韩国食物价格很高有关系。韩国人还很讲究长子继承制,请神的事是由长子家完成的。如果弟兄几个的话,兄弟们都要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奠开始时,男人们分站在祭桌两边,家族长子把大门打开,恭敬地把祖宗请进家来,然后大家烧香、献贡品,一起行跪拜礼,再将祖灵送走,然后成人男子将祭酒喝掉。祭礼结束后,就享用中秋节的美食。餐桌上除松糕外,还有花样串、炖牛腱、芋头汤等节令饮食。芋头汤也是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

  吃了早饭,全家人到祖坟上扫墓。来到坟前,人们先跪拜三次,再用带来的饭菜给祖先上供。除去坟周围杂草,并给坟上添新土,其做法跟中国的清明节扫墓相仿。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扫墓称为“上山”。秋夕扫墓是各家的大事,每人都不能耽误。过去扫墓在秋夕前一两天,近代以来多在八月十五这天进行,所以这天城外道路堵塞非常严重。[3]

  韩国中秋节的祭祖与扫墓带有感谢祖先给后人带来好收成的意思。信仰基督教的人可以不行祭祖礼仪。

  晚上是赏月、娱乐、游戏的时间。女人们在月光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团团转,边跳边唱,叫“羌羌水月来”,翻译成中文就是“降下来吧,明月的清辉”。这是中秋节的一项很有代表性的游戏。据说这种舞蹈起源于16世纪末。当时,韩国正在进行抗击日本人的海上侵袭。韩国海防军力不足。海军名将李舜臣就让女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跳舞,迷惑敌人,使敌人误以为这里有重兵把守。后来这种舞蹈就传了下来。不过这种游戏现在主要在农村传承,城市人已经不玩了。这种游戏已被立为韩国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8号”。女人们还对月许愿。男人们则在空地上踢毽子、摔跤。

  过中秋节最累的当然是女人们,做饭、打扫的家务活很繁重。男人们则很轻松,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玩韩国牌。这种牌共48张,牌面按12个月份分开,每个月份4张牌,各月的牌印着不同的鲜花,玩的花样很多。还玩一种类似跳棋的棋,叫“尤茨游戏”,以及跟中国象棋有所差别的象棋。男人们虽无家务之累,但有些人会觉得过节的经济负担太重。

  除了在家庭领域举行的庆贺活动外,一些公共场所也举行一些游艺、展演活动。一些民俗村有婚礼、祭祀仪式等的演示,有游戏比赛、游客体验、做松糕饼比赛等活动。首尔的德寿宫、景福宫、昌庆宫等古代王宫也向游客免费开放。

  2、朝鲜的中秋节

  朝鲜秋夕的习俗、文化内涵与韩国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活动上的差异。

  朝鲜秋夕以欢庆丰收和祭扫祖坟为主。而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成为朝鲜秋夕的特色活动。在首都平壤,人们纷纷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到存放金日成主席的锦绣山纪念宫去敬献鲜花,到大城山烈士陵园去缅怀革命功臣的丰功伟绩。

  朝鲜人自古有在传统节日进行摔跤、跳板、拔河、荡秋千等比赛的传统。前些年,国家领导金正日指示要发扬民族传统,全国兴起了在秋夕举行“大黄牛奖”摔跤比赛,获得冠军者可以当场牵走一头大黄牛,有的比赛还让获胜者得到一个真金的金牛铃铛。这一赛事成为声势很大的节俗活动。

  朝鲜秋夕节放假一天。[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涛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丙中]中秋节习俗与满月意象的文化遗产
下一条: ·[黄涛]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赏月风尚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